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吳潛《水調歌頭·焦山》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水調歌頭·焦山》原文
《水調歌頭·焦山》
吳潛
鐵甕古形勢,相對立金焦。長江萬里東注,曉吹卷驚濤。天際孤云來去,水際孤帆上下,天共水相邀。遠岫忽明晦,好景畫難描。
混隋陳,分宋魏,戰孫曹。回頭千載陳跡,癡絕倚亭皋。惟有汀邊鷗鷺,不管人間興廢,一抹度青霄。安得身飛去,舉手謝塵囂。
《水調歌頭·焦山》譯文
鎮江城像鐵甕一樣,金山焦山隔江相對。萬里長江向東流去,風吹浪濤。天邊孤云來來去去,水邊孤帆來來往往,水天相接,一片浩然景象遠處峰巒忽明忽暗,如此美好的圖畫卻難以描繪。
隋滅陳,宋與魏又隔江相望。在歷史長空中,回想歷史人物已神游物外了。只要水草邊的鷗鷺,不管人世變遷,都在天空中翻飛。還爭取什么呢,還是辭世歸隱為好。
《水調歌頭·焦山》的注釋
焦山:在今江蘇鎮江市東,屹立長江中。
鐵甕:鎮江古名鐵甕城,三國孫權建。
金焦:金山和焦山。二山對峙,俱屹立大江中。
曉吹:晨風。
岫(xiù):峰巒。
混隋陳:混:統一。這句說隋滅陳,南北統一。
分宋魏:南朝劉宋與鮮卑族拓跋氏的魏對峙。
孫:孫權。曹:曹操。
癡絕:指回想歷代史事時想得出神。
一抹:形容輕微的痕跡。
舉手:分別時的動作。
謝:告辭。
塵囂(xiāo):指塵世。塵:塵世、人間。囂:市集,做買賣的地方。
簡短詩意賞析 片寫景色十分壯闊開朗,下片懷古而生塵世之慨,但總體上并不消極。該詞在寫作上由寫景、懷古和抒情三部分組成,一氣舒卷,自然渾成,語言運用明凈圓熟,意境高遠清新 。 作者簡介 吳潛(1195—1262) 字毅夫,號履齋,宣州寧國(今屬安徽)人。寧宗嘉定十年(1217)舉進士第一,授承事郎,遷江東安撫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為參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封崇國公。次年罷相,開慶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為左丞相,封慶國公,后改許國公。被賈似道等人排擠,罷相,謫建昌軍,徙潮州、循州。與姜夔、吳文英等交往,但詞風卻更近于辛棄疾。其詞多抒發濟時憂國的抱負與報國無門的悲憤。格調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齋遺集》,詞集有《履齋詩余》。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納蘭性德《菩薩蠻·新寒中酒敲窗雨》”的原文翻譯 2、“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的原文翻譯 3、“韋莊《菩薩蠻·紅樓別夜堪惆悵》”的原文翻譯 4、“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的原文翻譯 5、“戴復古《賀新郎·寄豐真州》”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