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高啟《吊岳王墓》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吊岳王墓》原文
《吊岳王墓》
高啟 大樹無枝向北風,十年遺恨泣英雄。 班師詔已來三殿,射虜書猶說兩宮。 每憶上方誰請劍,空嗟高廟自藏弓。 棲霞嶺上今回首,不見諸陵白露中。 《吊岳王墓》的注釋
岳王墓:岳飛之墓,在杭州。
三殿,指朝廷。
兩宮:指被金所俘的徽 宗、欽宗二帝。
高廟:指趙構。廟號高宗,故稱。
棲霞嶺:在杭州西湖濱,岳墳所在地。
諸陵:指南宋六個皇帝的陵墓。在今浙江紹興東三十六里之寶山(又名攢宮山)。
簡短詩意賞析 此詩首聯點題,寫岳飛千年遺恨,并借傳說歌頌了英雄岳飛精忠報國的精神;頷聯以前后對比,說明岳飛對宋室的無限忠誠;頸聯寫岳飛的被害,并借用典故譴責宋高宗;尾聯抒寫感慨,詩人既為南宋終于自取滅亡而慨嘆,又為岳飛的屈死而悲憤。全詩的功過是非對照至為鮮明,感嘆意味也厚重深摯,且意境清冷、凄迷感傷。 作者簡介 高啟(1336-1374),漢族,元末明初著名詩人,文學家。字季迪,號槎軒,長洲(今江蘇蘇州市)人。元末隱居吳淞青丘,自號青丘子。高啟才華高逸,學問淵博,能文,尤精于詩,與劉基、宋濂并稱“明初詩文三大家”,又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為“吳中四杰”,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初明四杰”。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明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力辭不受。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啟曾為之作《郡治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為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著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納蘭性德《菩薩蠻·新寒中酒敲窗雨》”的原文翻譯 2、“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的原文翻譯 3、“韋莊《菩薩蠻·紅樓別夜堪惆悵》”的原文翻譯 4、“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的原文翻譯 5、“戴復古《賀新郎·寄豐真州》”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