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盧摯《沉醉東風·重九》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沉醉東風·重九》原文
《沉醉東風·重九》
題紅葉清流御溝,賞黃花人醉歌樓。天長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時候。衰柳寒蟬一片愁,誰肯教白衣送酒?盧摯 《沉醉東風·重九》譯文 曾經有過題詩故事的紅葉正在流過清澈的御溝,那些觀賞秋菊的人都尋歡作樂在歌樓。天空高遠深長大雁的身影顯得稀少,月亮落下樹葉飄零秋山就顯得消瘦。又到了冷清清暮秋時候。衰落的柳樹陪伴著秋蟬的悲鳴傳來一片哀愁,誰能讓穿白衣的小吏前來送上解憂消愁的好酒? 《沉醉東風·重九》的注釋
雙調:宮調名。十二宮調之一,雙調為元曲常用宮調。沉醉東風:曲牌名,南北曲兼有。北曲屬雙調,南曲屬仙呂入雙調。
重九:即農歷九月初九日重陽節。古人以六為陰,以九為陽,故名重陽。古代在重陽節往往有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民俗活動。
“題紅葉”句:用“紅葉題詩”的典故。唐人記紅葉題詩故事頗多,比較有名的是范攄《云溪友議》卷十所載之盧渥事。盧渥赴京應舉,偶在御溝拾得一枚紅葉,上題詩云:“流水何太急,深宮盡日閑,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后唐宣宗放出部分宮女,盧渥得一人,即紅葉題詩者。后人常用這個典故來寄托閨怨情思或感嘆姻緣天定。這里不過是以紅葉黃花點明季節,裝飾文面。
白衣送酒:指的是晉朝江川刺史王弘派白衣仆人在重陽節給在籬邊賞菊的陶淵明送酒的典故。南朝宋檀道鸞《續晉陽秋》載,晉陶淵明好酒而不能常得,九月九日于東籬下采菊盈把,閑坐之。未幾,江州刺史王弘命白衣人送酒至,即便就飲,酣醉而歸。”白衣,指官府給役之人。古代官府衙役小吏著白衣,此處用衣著代人。
簡短詩意賞析 這是一首觸景生情的小令,寫作者閑適地在紅葉上題詩讓流水帶走他的情義,觀賞菊花后醉臥歌樓,表達了作者陶醉于賞黃花之中的快樂;看到萬里長空的雁影稀疏,遠山狹長清瘦,暮秋時節到處冷冷清清,使作者內心孤獨冷清之情油然而生;這時節,無人送酒,一起解憂,年華老去,表達了作者無知己相伴的愁苦。全曲通過“紅葉、黃花、長天、雁影、瘦山、衰柳、寒蟬”等具有凄寒、衰敗特征的意象營造出暮秋蕭瑟、冷清的意境,在用詞鑄句、描摹景物以及釀造情景交融的意境方面,都頗見藝術功力。 作者簡介 盧摯(1242-1314),字處道,一字莘老;號疏齋,又號蒿翁。元代涿郡(今河北省涿縣)人。至元5年(1268)進士,任過廉訪使、翰林學士。詩文與劉因、姚燧齊名,世稱“劉盧”、“姚盧”。與白樸、馬致遠、珠簾秀均有交往。散曲如今僅存小令。著有《疏齋集》(已佚)《文心選訣》《文章宗旨》,傳世散曲一百二十首。有的寫山林逸趣,有的寫詩酒生活,而較多的是“懷古”,抒發對故國的懷念。今人有《盧疏齋集輯存》,《全元散曲》錄存其小令。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納蘭性德《菩薩蠻·新寒中酒敲窗雨》”的原文翻譯 2、“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的原文翻譯 3、“韋莊《菩薩蠻·紅樓別夜堪惆悵》”的原文翻譯 4、“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的原文翻譯 5、“戴復古《賀新郎·寄豐真州》”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