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通過優美的文字與韻律,可以讓我們與先賢對話、與歷史溝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的譯文,想了解“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是什么意思、出處及原文翻譯,可閱讀本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是什么意思?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的意思是:這里桃花隨著流水,終日地漂流不盡,這不就是桃花源外的桃花溪嗎?你可知道,進入桃花源的洞口,究竟在這條小溪的什么地方?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的出處 該句出自《桃花溪》,全詩如下:
《桃花溪》
張旭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 洞在清溪何處邊? 作者簡介 張旭(675-750?),字伯高,一字季明,漢族,唐朝吳(今江蘇蘇州)人。曾官常熟縣尉,金吾長史。善草書,性好酒,世稱張顛,也是“飲中八仙”之一。唐代書法家、詩人。世稱張長史。他是盛唐著名的大書法家,精通草書,狂草最為著稱。他的草書,與李白的詩、裴旻的劍舞,當時被稱為“三絕”。相傳他最嗜酒,往往大醉后呼喊狂走然后落筆,或以頭濡墨而書,世呼為“張顛”。因張旭嗜酒,杜甫將其列入“飲中八仙”。 更多詩句的意思及出處: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的意思及出處 2、“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的意思及出處 3、“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的意思及出處 4、“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意思及出處 5、“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的意思及出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