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有一個有趣的故事。
據說,鄭板橋十歲在揚州興化鎮私塾讀書時,聰明敏捷,善于思考,勤學好問,老師很喜歡他。一年暮春時節,隨老師到野外游玩,不久來到一個石橋上面。鄭板橋眼尖,突然發現橋下有一具小女尸體,隨喊:“老師,你看,橋下有一個死人”。老師俯身一看,果然有一具青春少女的尸體在水中漂浮,恰被一塊大石擋攔,未被沖走。再一詳看,那女子上穿粉紅衣,下系綠色裙,頭上青絲隨波動,面容未變,像剛落水不久。看到此,老師痛惜萬分,隨賦詩一首。詩句是:“二八女多嬌,風吹落小橋。三魂隨浪轉,七魄泛波濤”。板橋聽老師吟完,十分恭敬地說道:“老師的詩不對吧?”老師不由一驚。根據平時對板橋的了解,這個學生說話總是有一定道理的。便和顏問道:“哪點不對?”板橋問了老師三個問題:“你如何知道這個少女是十六歲?又怎知她是被風吹落小橋的?你怎么看見她三魂七魄隨波逐浪翻轉的?” 問得老師無法回答,老師停了半晌才說:“依你看,該詩如何改呀?”鄭板橋想了一下,便改了幾個字,詩成了這樣:“誰家女多嬌,何故落小橋?青絲隨浪轉,粉面泛波濤。” 這時,老師和同學們都稱贊詩改得好。他敢于疑,又肯于問,這確是求學者良好的品質。所以,鄭板橋自己也說:“有學而無問,雖讀書萬卷,只是一條純漢爾”。
古人云:“為學患無疑,疑則有進”。現代大學生,應該象鄭板橋那樣,敢于疑、肯于問。我們應該培養自己善于敏銳地提出問題的能力,常常多問幾個為什么。這是因為“學起于思,思源于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