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西游記》描繪了唐僧師徒四人歷經磨難前往西天取經的故事。讀完《西游記》大家一定感觸良多,下面是力力整理的《西游記》讀書筆記摘抄,這里不僅有精選的《西游記》讀書筆記,也有西游記好詞好句及感悟賞析,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 《西游記》讀書筆記摘抄1 《西游記》出現于明代中期,作者是吳承恩。這是一部富于浪漫主義色彩的神話小說,在讀書的過程中,我融入到了書里,被它的文字魅力打動了,跟著師徒四人歷盡千辛萬苦終于取到了真經。 這本書講述了描寫師徒四人取經的艱難歷程,突出刻畫了膽大藝高、愛憎分明的孫悟空;好吃懶做的豬八戒;勤勤懇懇的沙僧還有善良溫和的唐僧。情節跌宕起伏,語音生動流暢,故事引人入勝。作者運用大膽的想象和夸張的筆調,勾出神奇光怪的情景,抒發了鏟除邪惡勢力的力量。 我覺得書中最有意思的就是孫悟空大鬧天宮的那一段情節,看似寫的是孫悟空鬧的天宮,實際是寫的作者對于當時封建社會的抵抗,表達出作者對當時社會風氣的不滿。 印象最深的一個片段是,孫悟空被如來佛壓在了五指山下的那一個片段。孫悟空仗著自己有一身的本領就無法無天,大鬧天宮,眾神都奈他不了,只好請來法力強大的如來佛,可是孫悟空哪是如來佛的對手,以為自己非常厲害,但在如來佛面前只是一個跳梁小丑,如來佛略施小計,就逮到了孫悟空。讀完后我想,不能像孫悟空那樣自以為是,應該腳踏實地的。 當我合上書,回想著書中的一幕一幕,感概許多。唐僧歷盡千辛,取到了真經。孫悟空收斂了他的頑猴烈性,擁有了成熟的可愛,成了斗戰勝佛。沙僧一路上勤勤懇懇,成為了金身羅漢。但只有豬八戒,一事無成。我想為什么他一事無成呢,大概是因為他不堅持,好吃懶做吧。我也不希望我能做孫悟空,只要自己好好做一個沙僧,慢慢來,堅持下去,定能成功! 《西游記》讀書筆記摘抄2 放下《西游記》,我就猶如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大電影。有懦弱而又誠心向佛的唐僧,有嫉惡如仇、重情崇義的孫悟空,有集貪、懶、色、饞于一身的豬八戒,有老實憨厚的沙僧。 書中講述了師徒四人歷盡了千辛萬苦最終取得真經的故事。以前我看過電視劇,如今讀完《西游記》,我對里面的人物又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孫悟空是《西游記》中第一主人公,是個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他有無窮的本領,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他有著大英雄的不凡氣度,也有愛聽恭維話的缺點。他機智勇敢又詼諧好鬧。而他最大的特點就是敢斗。與至高至尊的玉皇大帝敢斗,楞是叫響了“齊天大圣”的美名;與妖魔鬼怪敢斗,火眼金睛決不放過一個妖魔,如意金箍棒下決不對妖魔留情;與一切困難敢斗,決不退卻低頭。這就是孫悟空,一個光彩奪目的神話英雄。他正義大膽、不屈不撓、本領高超是妖怪們的克星,擁有橫掃一切妖魔鬼怪的大無畏氣概,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他代表了一種正義的力量,表現出人民戰勝一切困難的必勝信念。 說到豬八戒,他的本事比孫悟空可差遠了,更談不上什么光輝高大,但這個形象同樣刻畫得非常好。豬八戒是一個喜劇形象,他憨厚老實,有力氣,也敢與妖魔作斗爭,是孫悟空第一得力助手。但他又滿身毛病,如好吃,好占小便宜,好女色,怕困難,常常要打退堂鼓,心里老想著高老莊的媳婦;他有時愛撒個謊,可笨嘴拙腮的又說不圓;他還時不時地挑撥唐僧念緊箍咒,讓孫悟空吃點苦頭;他甚至還藏了點私房錢,塞在耳朵里。他的毛病實在多,這正是小私有者的惡習。作者對豬八戒缺點的批評是很嚴厲的,但又是善意的。他并不是一個被否定的人物,因此人們并不厭惡豬八戒,相反卻感到十分真實可愛。 師傅唐僧,雖說沒有孫悟空的本領、豬八戒的活絡、沙僧的勤快、白龍馬的腳力,但他品行端正,會念真經,不怕“千刀萬剮”,有堅定的信念 下面就是吃苦耐勞的沙和尚,他也有三十六變,十分的聽師傅的話,三個徒弟中,數他最聽師傅的話,武藝最差,他十分的相信孫悟空,不過,他最關心的是他們的師傅,也最相信師傅,是相信孫悟空的一百倍,一路上,四個人的行李都是他扛的,一路上,就是他最辛苦了。 白龍馬雖說沒有什么大本事,但都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甘心當好后勤,不好出風頭。 《西游記》讓我懂得了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確定了目標,不怕艱辛,收獲肯定是美好的。 《西游記》讀書筆記摘抄3 假期閑來無事,閱讀了《西游記》,讓我手不釋卷,雖是一部神話小說,但作者描繪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作者是吳承恩,字汝忠,號射陽山人,二十九歲中了舉人,四十五歲任浙江長興縣丞,他筆下的人物都深深地印在讀者心中! 該小說主要內容是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的故事,這個故事的原型是唐代著名高僧玄奘到西方游行,了解西方文化的故事,其實原型并沒有伴隨他的徒弟或者人,他徒步走過十多個國家,并沒有小說中寫的那么幸運。 讓我感觸頗為深刻的是孫悟空大鬧天宮的那一章,畫面感很強,很有代入感,這一章讓我看得心驚膽戰,這更讓我了解到孫悟空的性格是不為強權,嫉惡如仇的。 唐三藏的性格是溫柔敦厚,有君子之氣。 而八戒則是好吃懶做,好色,的性格,在降妖除魔的過程中貪吃貪睡,偷奸耍滑耍滑,但他也有情有義,有英勇奮戰的氣概。 沙僧則是個性憨厚,忠心耿耿的,他在這三個徒弟當中是最服從師傅安排的,有仁有意。 師徒在降妖除魔的路上歷盡艱險,但也不畏艱險。 師徒四人都各有短處與長處,拼拼湊湊則是四角俱全,他們走來也是一路坎坷,告訴我們要不畏艱險,要勇于挑戰丑惡,要有百折不撓和團結一致的精神,要與他人共同努力合作,唯有歷經風雨,才能面對未來和時光,要用人所長,明辨是非。 《西游記》讀書筆記摘抄4 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記》,相信大家都應該讀過或者看過,它主要說的是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拜佛求經的過程,在這同時也表現了他們師徒四人的性格特點。 孫悟空大鬧天宮被如來佛祖的五指山壓住了,經過了漫長的五百年被唐僧所救,于是和唐僧一起去西天取經,路上又碰見了志同道合的豬八戒和沙和尚,師徒四人小分隊在去往西天途中經過了九九八十一難,終于得道成仙了! 《西游記》一書塑造了四個性格鮮明的人物:善良慈悲、膽小懦弱的唐憎;神通廣大、技藝高超的孫悟空;貪財好色、卻不乏善心的豬八戒;任勞任怨、忠厚勤懇的沙悟凈。 其實,我們學習也像取經一樣,有些同學像《西游記》中的豬八戒,懶惰 對任何事情都是草草了事,沒有一點兒耐心;而有的同學卻像孫悟空活靈活現,足智夠謀,特別聰明,對學習有很好的興趣,回到家,總是把當天所學的復習一遍,沒有學的預習一遍,鞏固所學的知識。如果大家都像唐僧、孫悟空和沙和尚一樣,有對學習有堅定的決心,就會像他們一樣“取得真經”。這種堅定而勇往直前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只有具備這種精神,通過不懈地努力,才會有所成就…… 《西游記》讀書筆記摘抄5 《西游記》作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是由明朝吳承恩所著的。它是一本章回體小說,也是我最喜愛的書籍之一,被魯迅先生稱之為"神魔小說",被林庚先生稱為"童心之作"。 《西游記》描繪了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師徒四人共同前往西天取經。在取經的途中,走過千山萬水,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每一章節都描寫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將師徒四人的性格特點描寫的淋漓盡致,讓人難以忘懷。 而在《西游記》中,我最喜歡的人物就是神通廣大的孫悟空,他擁有七十二般變化,一個筋斗可以翻十萬八千里,他的武器——如意金箍棒,雖重達一萬三千五百斤,卻被他耍得虎虎生風。他刀槍不入,雷打不動,火燒不換,似擁有金剛不壞之身。 他愛憎分明,對于任何有害唐僧之心的妖魔鬼怪,就算是受到責罵也是一棒打死,若是遇到有困難的百姓,他會盡可能的幫助他們。他敢于向權威挑戰,面對陰間冥王,勾盡一切猴屬姓名,面對十萬天兵天將,他毫不畏懼,將他們打得落花流水,面對如來,甚至敢在他的指尖撒尿。在收服沙僧時,先讓八戒去勾引,借芭蕉扇時,巧用變化,足見悟空的智謀。他真是一個藝高膽大的英雄人物啊! 讀了《西游記》,我受益匪淺,課余時間我一定要多讀課外書,來充實我的大腦,讓我的生活更加精彩。 ![]() 《西游記》好詞集錦 執戟懸鞭、持刀仗劍、頂梁靠柱、龍鳳翱翔 玲瓏剔透、自由自在、金丸珠彈、水中撈月 滿面春風、抓耳撓腮、安身之處、伸頭縮頸 滿心歡喜、長生不老、毛骨悚然、定息存神 五臟六腑、隨波逐流、魂飛魄散、膽戰心驚 酩酊大醉、踉踉蹌蹌、東躲西藏、逞惡行兇 《西游記》精彩句子 1、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自從盤古破鴻蒙,開辟從茲清濁辨。覆載群生仰至仁,發明萬物皆成善。欲知造化會元功,須看西游釋厄傳。 2、山高必有怪,嶺峻卻生精。 3、春采百花為飲食,夏尋諸果作生涯。秋收芋栗延時節,冬覓黃精度歲華。 4、一派白虹起,千尋雪浪飛;海風吹不斷,江月照還依。冷氣分青嶂,馀流潤翠微;潺湲名瀑布,真似掛簾帷。 5、料應必遇知音者,說破源流萬法通。 6、當家才知柴米價,養子方曉父母恩。 7、清虛人事少,寂靜道心生。 8、山中無男子,寒盡不知年。 9、遇泰山輕如芥子,攜風尖難脫紅塵。 10、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 11、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12、峰頭時聽錦雞鳴,石窟每觀龍出入。 13、留情不舉手,舉手不留情。 14、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西游記》經典名句賞析 原句1:感盤古開辟,三皇治世,五帝定倫,世界之間,遂分為四大部洲:曰東勝神洲,曰西牛賀洲,曰南贍部洲,曰北俱蘆洲。這部書單表東勝神洲。海外有一國土,名曰傲來國。國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喚為花果山。此山乃十洲之祖脈,三島之來龍,自開清濁而立,鴻蒙判后而成。真個好山! 賞析:簡潔的幾句話,交代了傲來國,花果山,帶人進入這神奇的世界。 原句2:眉如翠羽,肌似羊脂。臉襯桃花瓣,鬟堆金鳳絲。 賞析: 臉襯桃花瓣,就這一句就了得了,“襯字”從宏觀上寫,寫出了女王臉型的嬌美,大約是瓜子臉吧;‘桃花瓣’,從微觀上看,也可聯想到女王膚質的柔膩和白滑。 原句3:半晌寂靜可愛,琪花瑤草常明。不亞天臺仙洞,勝如海上蓬瀛。 賞析:第十九回寫浮屠山,山南有青松碧檜,山北有綠柳紅桃。鬧聒聒,山禽對語;舞翩翩,仙鶴齊飛。 原句4:第八十六回寫道:"石徑重漫苔蘚,柴門蓬路藤花。附近山光毗連,一林鳥雀嘩鬧。密密松篁交翠,紛紛異卉奇葩。地僻云深之處,竹籬茅舍人家。" 賞析:這些風物與天上皇宮、神圣西天、冥界、海底龍王天下的風景截然差別,是人間山川故鄉風物的大聚集。 原句5:煙霞散彩,日月搖光。千株老柏,萬節修篁。千株老柏,帶雨半空青冉冉;萬節修篁,含煙一壑色蒼蒼。門外奇花布錦,橋邊瑤草噴香。石崖突兀青苔潤,懸壁高張翠蘚長。時聞仙鶴唳,每見鳳凰翔。仙鶴唳時,聲振九皋霄漢遠;鳳凰翔起,翎毛五色彩云光。玄猿白鹿隨隱見,金獅玉象任行藏。細觀靈福地,真個賽天堂! 賞析:此段作者又毫不吝惜筆墨地描畫。山下道觀的神圣莊嚴,先是寫植物之久遠之蒼翠,再是寫花朵之奇異之芬芳,最后寫鶴唳凰翔,非要把這道觀寫得舉世無雙、獨一無二不可。 原句6:勢鎮汪洋,威寧瑤海。勢鎮汪洋,潮涌銀山魚入穴;威寧瑤海,波翻雪浪蜃離淵。水火方隅高積土,東海之處聳崇巔。丹崖怪石,削壁奇峰。丹崖上,彩鳳雙鳴;削壁前,麒麟獨臥。峰頭時聽錦雞鳴,石窟每觀龍出入。林中有壽鹿仙狐,樹上有靈禽玄鶴。瑤草奇花不謝,青松翠柏長春。仙桃常結果,修竹每留云。一條澗壑藤蘿密,四面原堤草色新。正是百川會處擎天柱,萬劫無移大地根。 賞析:長短句結合,一路對偶下來,讓人嘆服作者高超的語言駕馭能力。字里行間,現出一個美麗神奇、鐘靈毓秀的花果山來。 原句7:形容典雅,體段崢嶸。言語多官樣,行藏正妙齡。才如子建成詩易,貌似潘安擲果輕。頭上戴一頂鵲尾冠,烏云斂伏;身上穿一件玉羅褶,廣袖飄迎。足下烏靴花摺,腰間鸞帶灼爍。豐神真是奇夫君,聳壑軒昂美俊英。 賞析:這段詞寫得著實是妙,把一個儒雅學士的形象刻畫的非常立體。重新到足,出奇的俊逸灑脫!形容典雅,體段崢嶸,怨不得天子也認不出來呀,只怕莪們見到也得生出戀慕交友之心呢! 《西游記》簡介 《西游記》這本書出自明代小說家吳承恩之手,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長篇神魔小說,深刻描繪了社會現實,是魔幻現實主義的開創作品。主要描寫了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三人保護唐僧西行取經,唐僧從投胎到取經八十一受難,一路降妖伏魔,九九歸一,終于上了西天見到如來佛祖。 《西游記》是我國文學史上一部最杰出的充滿奇思異想的神魔小說。作者吳承恩運用浪漫主義手法,翱翔著無比豐富的想象的翅膀,描繪了一個色彩繽紛、神奇瑰麗的幻想世界,創造了一系列妙趣橫生、引人入勝的神話故事,成功地塑造了孫悟空這個超凡入圣的理想化的英雄形象。在奇幻世界中曲折地反映出世態人情和世俗情懷,表現了鮮活的人間智慧,具有豐滿的現實血肉和濃郁的生活氣息。《西游記》以它獨特的思想和藝術魅力,把讀者帶進了美麗的藝術殿堂,感受其藝術魅力。 吳承恩簡介 吳承恩(約1500年-1583年,一說約1506年-1580年),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淮安府山陽縣河下(現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人,明代文學家。 吳承恩自幼敏慧,博覽群書,尤喜愛神話故事。他在科舉中屢遭挫折,于嘉靖中補貢生,后任浙江長興縣丞。由于宦途困頓,他晚年絕意仕進,閉門著述。其代表作《西游記》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 《西游記》讀書筆記摘抄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想要了解更多讀書筆記摘抄、讀書心得體會,請點擊訪問:讀書筆記欄目。 推薦閱讀: ?1、《傅雷家書》讀書筆記摘抄 ?2、《老人與海》讀書筆記摘抄 ?3、《拿破侖傳》讀書筆記摘抄 ?4、《愛的教育》讀書筆記摘抄 ?5、《平凡的世界》讀書筆記摘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