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看了《天宮課堂第二課》,其中,太空拋物實驗里,神奇的實驗現象讓同學們嘖嘖稱奇,很多同學不明白太空拋物實驗現象及原理是什么?下面就來簡單介紹一下。![]() 你肯定聽說過高空拋物,但你聽說過太空拋物嘛?聽到這四個字,你的腦海中浮現出了什么樣的畫面? 在地面上,你肯定有過這樣的體驗——皮球扔得很高,一會兒就落在地面上;投飛鏢,小飛鏢轉呀轉呀,最后還是落到地上來 …… 這樣的情況在太空中卻不會發生,原因還是因為太空艙內就如同沒有重力一樣處于微重力環境。在這種環境中,豎直上拋的物體是做直線運動的,也就是說,它可能拋出去就回不來了。 這次天宮課堂上,奧運頂流“冰墩墩”也高調亮相。它在空間站上被航天員拋出后,并沒有像在地面上那樣做曲線運動,而是水平飛出去了。 ![]() 在空間站微重力環境下,物體幾乎不受重力影響嘛。不過,這么簡單的實驗為什么要拿到空間站上去做呢? 平拋運動指的是在不計空氣阻力的情況下,將物體以水平初速度拋出后,它在重力作用下的運動。 不妨來做這樣的思想實驗:如果我們在高山上來做平拋實驗,把物體拋出,它將落向地面;如果將物體拋出的速度變大,它將會落向更遠的地方。那么,如果拋出的速度足夠大,它有沒有可能不落回地面,而成為環繞地球的一顆衛星呢? 這個想法最早是由牛頓提出的,利用中學物理知識就可以把這個“足夠大”的速度計算出來:大約8000米每秒。 這個速度稱為第一宇宙速度,它是發射衛星的最小發射速度,也是在軌運行的所有衛星當中最大的環繞速度。我們的空間站運行速度接近第一宇宙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