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高層管理者對學習的要求更加迫切,也催生了管理者再教育這樣一個熱門行業,它又反過來全面提升了中國企業管理者整體水平,尤其是企業領袖個人的核心價值觀,使企 業管理文化更加系統、兼容、開放。一個學習的時代,一次對國內EMBA、MBA、EDP項目的全面分析評價。 “learning to know”(學會認知) “learning to do”(學會做事) “learning to together”(學會合作) “learning to be”(學會生存) 國際教育界曾經提出的關于人才培養的“4L”理論仍對我們大有裨益。我們早就意識到,這是一個需要不斷學習的年代。創造學習型組織的潮流給我們以過時的假象,事實并非如此——不僅沒有過時,反而不斷得到強化,我們每個人都在成為終身學習的實踐者。學習力,已經在潛移默化中成為推動社會發展的澎湃動力。 我們所面臨的,是一個真正日新月異的時代,社會知識總量的翻番周期愈來愈短,從過去的100年、50年、20年縮短到5年、3年甚至更短,知識的更新速度超乎想象。在17世紀,一個英國人一生所能獲得的信息量還不如現在當天一份《紐約時報》上的信息量,信息泛濫一樣令我們無所適從。生活在這樣的時代,的確使人感到緊張不安、壓力重重。作為商業領域的管理者,尤感如此。惟一能使他們減輕這種不安和壓力,并能從中得到啟迪和幫助的辦法,就是學習。 對一個商業領域的管理者而言,學習的途徑大致有以下幾種: 1、課堂學習。回到校園中去,重新像一個學生一樣聆聽。我們本期的“管理者再教育”專題就為您提供了一個參考,不論是MBA、EMBA或者EDP,都會為你提供系統的、有針對性的并且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習方式。 2、思考。善于思考和反思,這是最根本的學習之道,生活是最好的老師,只有當你通過反思或者思考,善于從自己的(甚至包括別人的)成敗得失中獲取個人發展的寶貴經驗時,你的經歷才會成為你人生最可寶貴的財富,如果沒有思考,那很糟糕。 3、掌握信息。是的,你太忙了,可能已經很多天沒有看過報紙了。其實沒有保留讀報的習慣對你可能是一個損失,這不會耽誤你很多時間。每天5分鐘?應該夠了,翻一下你辦公桌上的晚報或者黨報或者財經類報紙,或者到新聞網站上瀏覽一下,總會有某篇文章吸引你——這時候閱讀就是一件放松的時間了。你需要了解國計民生不論是一個國家的政策走向還是一個人的生老病死,總會對你有所觸動的。 4、興趣閱讀。即使你沒時間或者沒興趣博覽群書的話,也一定要保持興趣閱讀。所謂開卷有益,不要冷落你趕興趣的書籍,如果你每天上床的時候都覺得精疲力盡的話,那在床頭放一本《唐詩三百首》,能夠隨手翻翻,也許是個不錯的主意。 5、閑談。只要與人交流,我們就會獲得很多信息和知識,在這一點上,可能你在餐廳、茶社、咖啡廳的收獲比在辦公室和會議桌上的更大。海闊天空的閑談可能是你現在最重要的學習方式,即使小道消息有時也很有價值。當然,這需要你有幾個要好的朋友。 6、愛好。愛好是最好的老師,請保持至少一項你的個人愛好吧,盡管它與你的工作毫無關系,但這會給你一個放松的心境,給你一個超然物外看待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的機會,或者說這會培養你看待問題的不同思維方式。同時,你可能還會因此獲得另一個圈子,有幾個不錯的朋友。 我們幾乎可以把這些途徑一直列舉下去。我所說的學習力,是我們每個人對于自己終身教育的一種學習態度和學習能力,更重要的,是一種學習的意識,事實上,學習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