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高中各階段的學習計劃,我的經驗是高一各科兼顧;高二大體上平均分配精力,但要適當突出重點,攻破劣勢科目,一定要把握課本;高三上學期集中精力攻破劣勢科目,多做習題,下學期則又要各科兼顧,回歸課本,尤其要注意個科目中較弱的知識點。
![]() 高二進行分科,這時我們對自身情況已經有了比較全面的把握。這I時只有兼顧各科才能打好基礎,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如果出現了“短腿”的科目可就慘了。怎樣兼顧呢?看課本、預習、復習、消化一樣都不能少,要知道高考考點都是基站,課本是關鍵。另外,可以適當分出一定時間來攻克劣勢科目,尤其是剛分科,大家都處于不太清醒的態,這時突擊最有成效,等到別人驚醒時,你已經進步神速了。 另外,高三上學期已進入總復習階段,這時優勢科目已大體型,不會在短時間內后退,可以攻克劣勢科目來為高考準備了這時候最快捷、有效的方法就是做題,大量做題。高三下學期進入全面總結階段,又要回到課本,注意一些應試技巧,即通常所說的“非智力因素”,如書寫、格式、細心等。 從北大狀元的經驗來看,髙中三年學習應各有側重,應從高一就開始為高考做好準備、打好基礎,否則等到高三時想用功了,就會發現時間已經被白白浪費掉了三分之二。 在制定學習計劃時,同學們還要注意到一個問題,那就是各門學科都具有自身的特點、規律,我們只有根據自身的情況,“因科制宜”制定各科學習計劃,才能各個擊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