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幫助各位考生全面了解廣東2022年高考志愿填報時間、入口以及高考志愿填報流程,下面為大家準備了2022年廣東高考志愿填報指南手冊,從多個方面幫助大家更好的填報高考志愿,希望和各位考生一起為合理填報志愿做好準備。 2022年廣東高考志愿填報指南 平行志愿填報技巧有哪些? 合理組合院校志愿??忌梢愿鶕约焊呖汲煽儭€人興趣愛好、身體條件等因素,在有可能被錄取的院校范圍中,合理、有序組合院校志愿。 志愿之間也要有梯度。若志愿之間沒有梯度,可能出現高分落榜。如果B志愿院校錄取分數高于A志愿院校,當A志愿院校不能錄取時,那么B志愿也不可能錄取。為增加錄取機會,提高志愿的有效性,平行志愿中的院校之間要有梯度。 倒數最后的2所院校一定要作為保底學校。實行平行志愿的批次基本都只有一個志愿順序,按照那個順序來,不再設置后續的志愿。假如在這個平行志愿的志愿的順序上考生保不住最后的學校,在這個批次就只剩下征求志愿的機會了。 服從調劑的意義 服從”欄報考兩層意思: 一是“學校服從”,當所填的各個志愿學校都未錄取你時,是否同意調配到其他院校; 二是“專業服從”,當你的檔案被某所大學調入后,所填的各個專業均未錄取時,你是否同意調配到其他系科學習。 考生如果確認“服從分配”,則一方面自己增加了被錄取的機會,另一方面接受了必須按調配入學的義務,極可能調劑錄取的學?;驅I與報考初衷相差甚遠,要有心理準備。填了服從就會按服從在缺額的招生計劃中優先調配比較好的學?;驅I。 服從調配者一旦被錄取,就必須到錄取你的院校就讀,否則,會影響國家招生計劃的完成。因此,對于這一欄目,考生既要充分重視,又要慎重對待,表態具體明確。 2022高考志愿填報技巧 高考志愿填報有門道,分數、學校、批次、專業一個也不能忽略! 一、理清志愿填報的思路 考生在填報志愿時,既要從現實依據出發,又要參考歷史數據?,F實依據主要包括:高考總分、考生位次和選考科目一分一段表等;歷史數據主要包括:近三年的院校投檔分數線及相應名次、各專業錄取最低分、平均分及相應名次等。在現實依據和歷史數據的共同框架下,考生基本可以厘清志愿填報的總體思路。 首先,從院校平行到專業平行。 傳統高考實行“院校平行志愿”模式,也就是所謂的“學校+專業”志愿考生可填報不超過5個院校志愿,每個院校志愿可填報不超過6個專業志愿和專業服從志愿??忌媾R的最大風險是“專業調劑”,也就是投檔后將可能被調劑到自己不喜歡的專業志愿。 其次,從考生名次到考生位次。 新高考實行“專業平行志愿”,也就是所謂的“專業+學校”志愿,以一所學校的一個專業(類)作為一個志愿單位。更大的變化體現在志愿數量上,80個志愿既賦予考生更大選擇權,也給考生和家長帶來了不小的挑戰。 傳統高考對所有考生分科類、分批次按照總分進行排序,每個考生都取得一個“名次號”。新高考實施后,普通類考生不分文理、不分批次、按照必考+選考的總分進行排序,每個考生取得一個“位次號”。考生的總分相同時,按文化總分、語文數學總分、語文或數學單科成績等高低依次排序,全部相同者為同位次。 需要考生特別注意的是,位次號是在不分文理、不分批次、分段填報志愿、分段投檔錄取等規則基礎上形成的,位次號不能等同于名次號,使用時一定要注意區分和對比。當然,高校歷年錄取最低分、平均分所對應的名次號,仍可為考生填報志愿提供大致的定位參考,特別是2017年新高考首年的錄取結果具有舉足輕重的參考價值。 再次,從分數導向到興趣導向。 填報志愿時,考生應從自身特質出發,結合自己的職業目標進行專業選擇。但在實際操作中,考生與家長大多抱著“一分都不能浪費”的想法,更多地以分數為導向選擇院校和專業。家長往往基于生怕分數被浪費的心理,嚴重忽略甚至無視考生的自身特質,扎堆報考熱門院校的熱門專業,做出看似沒毛病、實則非理性的志愿決策。 新高考背景下,在填報志愿之前,考生有必要全面地認識影響個人發展的所有要素,包括身心狀況、性格特點、綜合能力、家庭條件和發展機遇等。其中,與專業選擇高度相關的決定性因素應該是考生的自身特質,包括特長、優勢、興趣、能力、潛力等,可以借助相對權威的職業測評軟件,對自身的職業興趣、職業性格、職業價值觀等進行評估,再給自己劃定目標專業的范圍 二、確定專業選擇的導向 要結合院校特色篩選專業類別。選擇院校時,要重點關注辦學實力、辦學特色、社會評價、錄取分數、所在城市等因素,依次選定目標學校。同時,要注意區分不同院校的同一專業在培養理念、專業特色、培養模式、專業實力等方面的差異。 要透過專業名稱辨析專業內涵。選擇專業時,要重點關注專業名稱、課程設置、師資力量、專業特色及就業前景等,大體判斷目標專業學什么、怎么學、是否適合學、學完干什么。根據歷年錄取情況,剔除錄取可能性小的專業和不喜歡的專業,根據個人專業偏好和錄取概率,劃定目標專業的大致范圍。 要根據個人偏好鎖定目標志愿。根據院校偏好優先、專業偏好優先、院校偏好和專業偏好并重等類型,沿用“沖一沖、穩一穩、保一保”的策略,最終確定志愿順序。具體來說,考生可以把前20左右的志愿作為沖擊志愿,填報錄取有希望、優勢并不大的志愿;把中間20至30個志愿作為穩妥志愿,填報個人最喜歡、錄取有優勢的志愿;把最后20個左右的志愿作為保底志愿,填報自己不排斥、錄取有把握的志愿。 三、把握志愿決策的重點 志愿填報是考生人生中最為重要的選擇之一,它不僅關系到考生在大學階段的學習體驗,更會對考生未來的職業發展產生重大影響。因此,考生應從分數和位次出發,堅持興趣與愛好導向,實現學校與專業的最優化組合。在這個過程中,考生和家長普遍糾結的問題有以下幾個: 選學校VS選專業? 這是一個始終存在的兩難選擇。專業是人才培養的平臺,學校是專業發展的平臺,好的專業不可能脫離學校而存在,考生要在選學校、選專業二者之間找到一個最佳平衡點。 省內院校VS省外院校? 相比之下,省內院校招生計劃更多、分數預估更準、錄取機會更大、求學成本更低、職業發展更優。因此,考生應兼顧內外、省內優先,在“穩、保”梯隊中更多地配置省內院校。 興趣導向VS分數導向? 適合的學校和專業是更高的起點,考生應興趣優先、兼顧分數,可借助于測評軟件,根據身心狀況、興趣特長、性格特點、綜合能力、家庭條件等,縮小目標專業的范圍。 志愿梯度VS志愿順序? 考生可沿用“沖、穩、保”策略,自主調節志愿梯度的比例,比如80=30+30+20。同時,參考喜好程度由高到低、投檔分數由高到低、專業實力由高到低、錄取機會由低到高等因素,合理確定志愿順序。 提前了解院校 這算是個特別提醒,直接合并了本科一批、二批,這就意味著一大堆本科院校在同一個批次招生,而很多院校的名字特別容易誤導人,在報考時就一定要充分了解院校的辦學性質。 比如在2019年浙江新高考,就有考生的高考分數只比浙江大學低4分,結果被屬于三本批次的獨立學院(同濟大學浙江學院)錄取!只因該同學在填報志愿時誤以為同濟大學浙江學院是上海同濟大學在浙江的分校區,釀成大錯。 “不服從調劑”的風險大 因為原來一二本為兩個批次時,等于有兩次服從調劑的機會。如果在一本沒有服從調劑,因為分數、專業、身體條件不符被退檔后,還可以等補錄;補錄不上,還可以等二本的錄取。但一二本合并后,只有一個志愿組的錄取,就等于只有一次“服從調劑”的機會了,一旦不服從,從某個志愿院校中被退檔,會直接掉到本科的補錄,這個的風險相當大。 2022年各地高考分數線匯總
以上就是2022年廣東高考志愿填報指南手冊的全部內容,更多關于2022廣東高考分數線、志愿填報流程、錄取結果查詢等內容,請點擊訪問:高考欄目。 推薦內容: 2022年高考志愿填報技巧 今年高考考生多少人? 2022年各地高考分數線一覽表 2022高考志愿填報流程圖解 2022年高考真題及答案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