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2022年的高考的考生,不僅要面對高考改革帶來的壓力,還要面對志愿填報、選擇高校這樣的抉擇,面對著人生的十字路口,新高考該如何填報志愿呢,新高考志愿填報又有哪些新的變化呢?下面就來詳細了解一下。![]() 高考改革核心內容總體包含兩大方面: 第一,高考內容的改革,也就是科目進行改革; 第二,錄取制度進行改革,也就是錄取方式改革。 高考內容的改革 “3+1+2”模式的新高考中,“3”是指語數外三門:這3門全國統(tǒng)一命題,八省一張試卷;“1”是指首選科目:物理或歷史;“2”是指:化學、生物、地理和政治四個,選擇2門,1和2都是各省自行命題。即:使用地方卷。 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的分值不變 全國統(tǒng)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的成績,150分的分值不變。但外語提供兩次考試機會,可選其一計入總分。 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成績 這其中包括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14個科目,而每門都已經"學完即考"、"一門一清",在高考中 不必重新再考。 考生在報考時,只需根據報考高校提前發(fā)布的招生報考要求和自身特長,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六科中自主選擇3個科目的成績,計入高考總分。 自主招生改革 自主招生改革,綜合素質評價錄取改革,也叫三位一體的招生。 即省內高校拿出一定比例的招生名額,以學業(yè)水平考試成績、高考成績和學校綜合測試成績三種成績,并按一定比例計算出綜合成績后,擇優(yōu)錄取考生的一種錄取形式。 高考志愿的改革 在志愿填報中,以“院校專業(yè)組”為志愿填報單位,1個院校專業(yè)組即為1個志愿,在“院校專業(yè)組”內選擇專業(yè)志愿和是否服從專業(yè)調劑。 同時,增加平行志愿數量,以往各批次平行志愿設置6-9個院校志愿,從明年起,本科普通批將設置45個院校專業(yè)組平行志愿,其他批次設置20個院校專業(yè)組平行志愿。 而在投檔錄取方面,考生檔案將由投檔到院校調整為投檔到院校專業(yè)組,考生選擇了服從專業(yè)調劑,高校只能在投檔的這個院校專業(yè)組內進行調劑,不能調劑到其他院校專業(yè)組。 取消高考錄取批次 隨著高考改革的推進,我國將逐漸取消高考錄取批次 取消高考加分 照目前形勢看,今后我國的照顧性加分大概只會保留烈士家屬加分,少數民族加分以及僑胞歸僑加分。這方面改革也是為了治理高考加分的造假,促進高考公平。 新高考志愿該如何填報? 今年的填報分“專業(yè)(類)+院校”、“院校專業(yè)組” 兩類。 所謂“專業(yè)(類)+院校”,即采用“‘專業(yè)(類)+院校’模式”,也就是以“1個院校+1個專業(yè)(類)”為一個志愿單位進行填報,考生既可以選擇同一所高校的不同專業(yè);也可以選擇不同高校的同一專業(yè);還可以選擇不同專業(yè)下的不同高校。 所謂“院校專業(yè)組”,即一所院校可設置一個或多個院校專業(yè)組,每個院校專業(yè)組內可包含數量不等的專業(yè)。 同一院校專業(yè)組內各專業(yè)的科目選考要求必須相同。考生根據自己的意愿可以直接選擇志愿為某個學校的某個專業(yè)組,專業(yè)調劑限于同一專業(yè)組內調劑。 這樣一來,高校招生方式更加靈活,更有主動性,但對于考生而言,雖然可報考的專業(yè)大大增多了,但同時被動調劑的風險也增高了。 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重慶8省市制定的等級賦分方案五等級一分一檔制度,是將考生選考科目的卷面成績的原始分劃分為A、B、C、D、E五個等級,各等級所占比例約為15%,35%,34%,15%,1%,最低賦分為40分,最高100分。也就是說,考生即使交白卷,按照名次也有40分的成績。 賦分制度下想要取得高分就需要考生對自己的學科實力有較準確的評估,同時還需要了解各科目難度及選科人數等因素對賦分結果的影響,想要選擇考生擅長的又能夠被賦予高分的選科組合還需要考生家長們付出一番心思。 高考志愿填報注意事項 一是提前了解政策規(guī)定、搜集信息。全面了解國家和我省招生政策規(guī)定及有關高校招生章程,了解自己所屬類別的志愿設置、志愿填報時間、投檔錄取規(guī)則等情況。根據高考成績、成績排序位次和有關高校的情況,確定擬報考院校專業(yè)組或專業(yè)范圍。 二是預填志愿樣表。可從省教育考試院網站下載今年的志愿樣表,進行預填和修改。正式上網填報志愿時再按照志愿樣表內容進行錄入,這樣可以有效避免填報志愿失誤。 四是必須在規(guī)定時間內上網填報。每一輪次填報志愿截止時間一到填報志愿系統(tǒng)將自動關閉。如果考生錯過了規(guī)定的填報志愿時間,不能補填。 五是必須適當提早上網填報。建議不要集中在最后一天填報,更不要在志愿填報截止時間之前幾小時集中填報志愿或修改志愿,以免出現網絡訪問量大、網速緩慢等情況,影響自己順利填報志愿。 高考志愿填報小技巧 一、正確估分 在所有科目考試結束后,大家可以去看參考答案。在最短的時間里預估出自己的成績。盡管你看到的答案因為版本的不同,可能會有差異,但差異不會太大,幾乎可以預算出自己的成績。這個時候,做一定預估,你心里就大概知道自己的情況了。 二、提前參考往年錄取分數線 預估分數后,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就是大面積搜素數據。不要只看最近一兩年的數據,你可以參考最近五年的數據,做分析,預測今年分數的大致走向。這個事情說起起來似乎很輕松,但是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學校和專業(yè)的錄取情況,需要花費很多時間。當你從考場走出來的時候,這個工作就應該開始了。 三、明確各項重要的時間節(jié)點 考試結束,接下來還有閱卷、公布成績、公布控制分數線、各批次志愿填報及錄取結果、征集志愿等 很多事情需要關注,這些都關系到考生的切身利益。 家長和考生均不能掉以輕心,一定要明確各重要事項的時間節(jié)點和查詢渠道,做到心中有數,關鍵時刻不掉鏈子。 四、找對正確的方向和工具 志愿填報本身是一項系統(tǒng)性的大工程,信息量大而復雜,準備時間短,更加需要考生和家長用對方法,找對工具,解決志愿填報過程中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做出準確的志愿選擇。 一是搜集目標院校資料,了解招生政策,熟悉有關規(guī)定,熟讀目標院校招生章程。招生章程是高等學校向社會公布有關信息的主要載體,是其開展招生工作,錄取新生的重要依據。需要重點了解其辦學性質(公辦還是民辦)、辦學地點、錄取模式(專業(yè)級差、分數清、專業(yè)清)、身體限制等內容。 二是查詢目標有關院校、專業(yè)近幾年在各批錄取分數和錄取考生的位次情況。院校歷年錄取分數(或線上分數差)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院校錄取的難易程度,提前了解目標院校歷年錄取情況對考生填報志愿有極大的指導作用。考生們可以通過查詢院校官網、當年《高考志愿填報指南》、查詢了解相關信息。 ![]() 五、有意向的學校,可以先去參觀 參考一些數據后,確定幾所學校。在這幾所你感興趣的學校中你無法取舍不知道該報哪一所時,你可以選擇先去學校參觀。尤其是最近一段時間,大家都還沒有放暑假,你可以提前去感受下,是不是符合你的心理預期。 高考填報志愿這件事,是對成績的最后一次峰回路轉。你周圍可能有很多學姐學長,他們經歷過志愿填報,但是每個人告訴你的感受是不一樣的。尤其是不同的學科,你獲得的反饋不同。為此,我們可以聽學姐學長的建議,更多的還是應該理性分析 ,用數據來支持你的分析和判斷。當然,在分析的時候,也應該考慮到自己的興趣,家人的想法等。 六、提前對院校/專業(yè)做詳細了解 當地招生規(guī)定、院校情況及錄取規(guī)則等,是考生填報志愿的主要參考依據。因此,作為考生,熟悉了解這些規(guī)定以及省高招辦組織編發(fā)的一些相關資料,是高考生們在填報志愿前的必備準備工作。 熟悉完規(guī)定后,就要對自己所傾向選擇的專業(yè)、院校、做個詳細的了解。 一是了解院校各學科的具體情況,是否為本校重點學科,師資力量及未來發(fā)展前景如何; 二是清楚去年在本省的招生院校各專業(yè)的計劃數,近幾年各專業(yè)在本省招生的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 三是了解目前 各專業(yè)的就業(yè)情況,同時對未來各專業(yè)就業(yè)形勢有所了解; 四是相關專業(yè)對身體健康狀況的特殊要求,考生要合理規(guī)避限報專業(yè),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yè); 五是明確自己的強項科目和稍弱的科目,考慮相關科目成績 六是專業(yè)收費情況 七、綜合考慮慎重填報 在做好上述準備后,就該填報志愿了。在填報過程中,要結合之前的準備工作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 首先要選好第一志愿院校,不管哪個批次的第一志愿院校都是十分重要的; 其次是注意其他志愿院校,在第一志愿院校沒有錄取時,其他志愿院校就非常重要了; 再次是積極慎重填好服從調劑欄,增加被錄取的機會; 最后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出發(fā),即家庭情況,自身情況、經濟條件、不同地區(qū)院校錄取分數的高低、對區(qū)域進行選擇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