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干燥的時候,總會有這種情況,開車門經常會被靜電電到,或者兩個人之間也互相被靜電電一下,大家都知道這是靜電在作祟,但是,卻不知道為什么身上總有靜電?更不知道身上有靜電該怎么處理?下面就來了解一下身上總有靜電是什么原因,生活中如何減少靜電?![]() 什么是靜電? 所謂靜電,就是一種處于靜止狀態的電荷或者說不流動的電荷(流動的電荷就形成了電流)。當電荷聚集在某個物體上或表面時就形成了靜電,當帶靜電物體接觸零電位物體(接地物體)或與其有電位差的物體時都會發生電荷轉移,就是我們日常見到火花放電現象。 ![]() 為什么身上總有靜電? 當人們穿脫衣服、梳理頭發時,都可能產生靜電。為什么身上總有靜電?其實是人體皮膚表面累積的靜電被釋放出來的過程,且往往還沒有碰到別的導體就感受到了電擊。這是因為靜電荷的電壓很大,在人體靠近導體時就會把空氣擊穿,通過空氣傳導放電。而人身上所有的電荷都會通過人體離導體最近的一個點瞬間釋放,進而產生刺痛感。 在物理課上我們都學習過摩擦起電的過程,主要有兩種方式:1)用絲綢和玻璃棒摩擦產生正電荷;2)用毛皮和橡膠棒摩擦產生負電荷。而人體的靜電就是主要由于衣物相互摩擦所產生的。尤其是纖維衣物、干燥天氣更利于電荷的積累和轉移。一般“被電”都是和物體距離較近時,較遠了電不到,完全接觸上也不會“被電”,就是似接觸未接觸才容易被電。 為什么南方靜電少北方靜電多呢? 這就和空氣濕度有關了。在夏天或者是南方地區,空氣較為濕潤,且在空氣中漂浮著大量微小液滴,這些液滴可以看作是電荷的搬運工,通過和皮膚接觸,使一部分電荷發生轉移,從而減少了人身上靜電的積累。而在冬天,搬運工數量銳減,積累在人身上的靜電無處轉移,那只能等待“合適時機”進行釋放了。 ![]() 身上有靜電的三個條件 一是干燥的空氣。 二是不導電的化纖衣物。 三是體質較弱者。 值得注意的是,過多的靜電在人體內堆積不釋放,會引起腦神經細胞膜電流傳導異常。在冬季,約三分之一的心血管疾病與靜電有關。因此有必要適當防范。 ![]() 身上靜電怎么消除? 1、經常洗手 空氣干燥,身體干燥是靜電的主因,所以,經常洗手,保持手上皮膚的水分是十分有效的。 2、盡量穿純棉的衣服,少穿化纖的衣服。 冬季盡量不穿化纖類衣物,應選擇柔軟、光滑的棉或絲織內衣褲。 3、養成良好的防靜電習慣 對容易帶電的物品,在接觸前可用微濕抹布擦拭一下,可將其表面的靜電消除。關上電視、離開電腦以后,應該馬上洗手洗臉,讓皮膚表面上的靜電荷在水中釋放掉。 平時隨身帶一個硬幣或者金屬鑰匙。使用電腦前,手拿硬幣或鑰匙與水管或暖氣片接觸一下,可將身上靜電放掉。 4、養成良好飲食習慣 多吃蔬菜、水果、酸奶等酸性食品,多飲水,同時補充鈣質和維生素C,以減輕靜電影響。西紅柿、香蕉、蘋果、獼猴桃等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帶魚、甲魚可增加皮膚的彈性和保濕性,具有良好的除靜電功能。 5、戴防靜電手環 如今市場上有很多的防靜電手環,防靜電手環由腕帶、鐵塊、導線線束、1MΩ電阻以及鱷魚夾構成。將靜電手環通過腕帶束縛在手腕上,使鐵塊和人體緊密接觸,將鱷魚夾接在接地支架上,這就通過導線線束將人體的靜電泄放到了大地上,避免人體靜電對電子元器件產生危害。 ![]() 靜電電壓是多少? 當人體感覺到被靜電擊時,人身上的靜電電壓已超過2000伏; 當看到放電火花時,身上的靜電已經超過3000伏,這時手指會有針刺般的痛感; 當聽到放電的“劈啪”聲音時,身上的靜電已高達7000-8000伏。 ![]() 靜電對人體的危害 對皮膚:長期處于開著的電視、電腦和微波爐等環境下,就常常可能有毛孔變大,皮膚干燥、紅斑、皮膚瘙癢等癥狀。而天天操作電腦的辦公室白領臉部紅斑、色素沉著等面部疾病的發病概率遠遠高于不用電腦者,這是由于電腦屏幕所產生的靜電吸引了大量懸浮的灰塵,使面部受到刺激引起的。對于皮膚敏感的人更是如此。 對心臟:在臨床上,當某些人病危時,可能使用一種電擊的方式挽救病人生命,因為對心臟電擊能除顫。可見一定量的電流能起到救人的作用,但是正常的人并不需要電流。若是人體所帶的靜電在數千伏甚至萬伏,它會嚴重干擾以至改變人體內所固有的電位差,特別是影響到心臟的正常工作,有可能引起心率異常和心臟早搏。 對大腦:醫學專家解釋:干燥產生的靜電對大腦的確會有影響,它會引起神經細胞膜電流傳導異常,影響人的中樞神經,使人感到疲勞、煩躁、失眠、頭痛。 延伸閱讀: 為什么加油站不能玩手機? 電鰻為什么會放電? 汽車冬天油耗為什么高? 汽車后窗玻璃上的細線條有什么作用? 為什么汽車輪胎是黑色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