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星是八大行星中最靠近太陽的一顆行星。人們一開始聽到“水星”的名字時,一定都會誤認為它存在很多的水,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水星上不僅沒有很多水,而且也不會存在水。那么,水星沒有水為什么叫水星呢?水星的名字來歷又是什么呢?接下來就跟著小力一起去了解一下水星名字的由來吧!![]() 為什么水星沒有水 在八大行星中,“水星” 或許是最名不副實的了,因為它上面一滴水也沒有,是一個完全干涸的星球。這是由它的特殊條件決定的。 首先,它離太陽的距離只及地球的1/3,因而它受到的光照是地球赤道的6倍。加之水星上的大氣很稀薄,陽光的熱力長驅直入,長達2112小時的白天將水星的表面烤得火熱,使它在陽光直射時的表面溫度高達427C。這樣的高溫,哪還有水的存身之地? 再者,從天體演化的角度而言,水星的平均密度較大,它的核心可能存在著占星體總質量約70%——80%的鐵,核外是500——600千米的硅酸鹽包層,說明它的內部本來就缺少水分。而類木行星核外通常有一個冰的 包層。這是水星上“滴水無存”的內因。 最后,水星的引力只及地球的1/3,僅有極稀薄的大氣。因此,即使有些微小的水分子跑到水星上空,也不會重新凝結成液態水。而早已逃之天天。所以,在水星極稀薄的大氣中竟沒有留下水分子的蹤跡。 水星的名字來歷 水星的英文名為Mercury。Mercury乃是羅馬神話中的信使之神,說白了就是主要負責跑腿給主神送情報的,所以是神話里面最能跑腿的。水星距離太陽最近,根據萬有引力定律,離太陽最近的天體跑的最快,因此以Mercury命名水星實屬合情合理。Mercury相當于希臘神話中的赫爾墨斯Hermes。 而在中國,最早將水星稱為辰星,因為它在地球軌道內,我們能看到它的機會很少,只有大清早或黃昏時距離地平線不過一辰的區域內(一日有12時辰,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故一辰為三十度),所以稱為辰星。 古代,僅用肉眼就能觀測到日、月和五大行星。它們在天空能移動,并且通體發亮,能連續不斷地發出(包括金星、木星、水星、土星、火星)。我們的祖先,就給了日、月及五大行星以特殊的位置,想象它們主宰著物質世界,它們所在的位置就是天神的駐地。 古時的中國陰陽五行說非常盛行,宇宙被簡化成陰陽兩大系統。自然萬物的構成變化也被揭示了出來,“陰陽著,天地之道也”,于是,日月的名字又分別叫作太陽、太陰,又用五行來表示五大行星,于是就有了現在的水星、金星、火星、土星、木星的名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