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姓后面加個“子”,代表對學者的尊稱。比如孔子、孟子、莊子、孫子等等。老子作為世界百大歷史名人、道家學說創(chuàng)始人,可以說名譽全球,問題是:李耳為什么叫老子不叫李子呢? 李耳為什么叫老子不叫李子? 關(guān)于李耳叫老子不叫李子的說法有很多,下面就來整理幾個,幫助大家了解老子為什么叫老子。 說法一: 老子生下來的時候就與眾不同,因為耳朵大,所以起名叫李耳,又因為眉毛是白色的,甚至還長白胡須,看起來就像個老頭,所以大家就叫他老子,。 說法二: 據(jù)傳說,李耳的母親是因為吃了一個李子而懷孕,但是懷孕了八十一年才生下李耳,試想一下,剛生下來就八十一歲了,能不老嗎?所以叫老子。 說法三: 據(jù)說,老子活了大概兩百歲,更神話的說法是老子的歲數(shù)根本無法衡量,因為傳說老子是神話中的太上老君轉(zhuǎn)世,所以他的歲數(shù)應(yīng)該和太上老君一樣,永遠不老,所以稱他是“老子”! 以上的說法都只是傳說或者神話故事,李耳之所以叫老子,下面的這些說法或許更靠譜一些。 說法四: 古代“老”和“李”是諧音的,老姓出現(xiàn)得早,李姓出現(xiàn)晚。老子其實本來就姓老,所以叫老子。古代文獻上都管老子叫老聃啊,后來因為同音,慢慢演化才叫的李耳。 說法五: “老”和“子”一樣,都是一種尊稱,就像現(xiàn)在稱呼某位有學問的人物,大家都叫他“某老”一樣。老子當年滿腹經(jīng)綸,當年在周朝擔任“守藏室之史”,據(jù)說孔子都要向他請教問題,而且老子寫出了思想巨著《道德經(jīng)》,所以為了體現(xiàn)對其尊重,大家都稱其為“老子”。 無論是哪種說法,作為泰斗級的人物,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就是老子的歷史地位是無可撼動的。千百年來,老子之所以被人們尊敬是因為他的思想對后世有著很重要的影響,老子為我們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chǎn),即使到如今,也依舊是中國乃至世界的名人,這顆思想界的明珠永遠閃耀著璀璨的光芒。 老子是誰?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陽,或曰謚伯陽,春秋末期人,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曾被奉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老子傳世作品《道德經(jīng)》(又稱《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發(fā)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據(jù)說發(fā)行量僅次于《圣經(jīng)》。在道教中被尊為始祖,稱“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認為李姓始祖。 老子是哪里人? 關(guān)于老子的籍貫自古便有爭議,有河南鹿邑說、安徽渦陽說。在史書上,老子是哪里人未能明確。 西漢劉向《列仙傳》:“老子姓李名耳,陳人也。” 西漢司馬遷《史記》:“老子者,楚苦縣厲鄉(xiāng)曲仁。” 《莊子》釋文引司馬彪《莊子注》:“老子為陳國人。” 《辭海》記載:“老子春秋時思想家,道教的創(chuàng)始人。一說即老聃,姓李名耳,楚國苦縣厲鄉(xiāng)曲仁里人。 《中國大百科全書》記載:“太清宮。傳為老子誕生地。” 后漢郡國志:“苦春秋時曰相。邊韶老子碑:老子,楚相人也。” 老子的思想精髓 老子思想對中國哲學發(fā)展有深刻影響,其思想核心是樸素的辯證法。 在政治上,老子主張無為而治、不言之教。 在權(quán)術(shù)上,老子講究物極必反之理。 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雙修的始祖,講究虛心實腹、不與人爭的修持。 道德經(jīng)簡介 《道德經(jīng)》,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jīng)》、《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 《道德經(jīng)》的核心思想是“道法自然”。老子所說的“自然”就是事物的自然本性。老子認為,雖然天地萬物都是由“道”產(chǎn)生的,但“道”對萬物卻是“生而不有”,絲毫不干涉事物的自然發(fā)展過程,這就叫“道法自然”。 《道德經(jīng)》強調(diào)和諧為宇宙萬物的根本法則,主張“尊道貴德”,教導人們要懂得“知止不殆”、“知足不辱”的道理。 《道德經(jīng)》的影響不僅是中國古代,時至今天仍然有著巨大的挖掘價值。《道德經(jīng)》既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也是世界文明的珍貴文化遺產(chǎn)。《道德經(jīng)》中許多思想都值得我們現(xiàn)代人認真挖掘,并予以詮釋為后世所用。 推薦閱讀: 為什么景德鎮(zhèn)叫瓷都? 百家姓開頭四姓為什么是“趙錢孫李”? 佛家弟子為什么都姓釋? 為什么高貴的女婿要叫金龜婿? 為什么稱李白為“詩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