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至今已經有兩千五百多年的的歷史,在我國,佛家弟子也是遍布四海,我們發現除了佛家弟子姓釋以外,很少見到有其他人群姓釋,那么,佛家弟子為什么都姓釋?和尚姓釋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就一起來了解。![]() 佛家弟子為什么都姓釋? 釋是出家僧人法名用的姓,來源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的第一個字。佛家弟子姓釋,由來已久,其中的淵源頗深,佛教自古印度傳入中國時,到漢地傳法的多是外國僧人,為了方便便起個簡化的音譯漢姓,最初,人們多用這些外來僧人本國或地區名稱中的字作姓,如翻譯《四十二章經》的竺法蘭、竺攝摩騰等,都來自天竺,所以“竺”為姓;安世高本是安息國太子,后出家學道,所以就以“安”為姓。此外還有“支”“帛”等姓氏。 后來,中國僧人東晉道安法師意識到,姓氏不一已經不利于佛門的統一發展,道安以為,根本道師乃釋迦世尊,故"以釋命氏",后來他譯《增一阿含》,有"四海出家,同稱釋氏"之語。于待到《增一阿含經》傳譯后,天下僧眾信而從之。 ![]() 和尚姓釋的由來 有一次,襄陽地方的一位名士習鑿齒,到了檀溪寺,專誠拜訪道安法師,寺僧跑去報告,正是道安法師問誰人來訪的當兒,習鑿齒已經來到他的面前了,隨口代寺僧回答說:“四海習鑿齒!”道安法師聽了,也就不慌不忙,毫無思索的含笑應聲說:“彌天釋道安!”這是一副對得很工整的對聯,雖然出語淺顯,含義卻很深,因此,便成了千古不朽的名聯。由此開始,以后的出家人就不再用俗家之姓,而改用釋迦牟尼佛的釋姓了。 后來道安法師提議出家人應該都跟隨佛而姓釋。當時還有很多人不滿,再后來《增一阿含經》譯出,經中果有:“四河入海,無復河名,四姓出家,同稱釋氏。”一時大眾驚嘆。 ![]() 關于佛家弟子姓釋的相關記載 《易居錄》卷二十二云:“沙門自魏晉已來,依師為姓。道安尊釋迦,乃以釋為氏。后見《阿含經》云四河入海,無復河名,四姓沙門,皆稱釋種。自是遂為定式。為沙門稱釋之始。” ![]() 佛家弟子姓釋的意義 釋字源自釋迦牟尼之釋,一為敬重,二為懷念。僧侶既以“釋”為姓,即被叫作“釋子”,取釋迦弟子之意。《維摩經慧遠疏》曰:“從佛釋師教化出生,故名釋子。”釋種之婦女,也就被稱作“釋女”,《西域記》中就有毗盧釋迦王殺五百釋女的記載。 ![]() 釋姓對于佛教的影響 以“釋”字作為出家人之姓也影響了佛教的一切:佛教被稱作“釋教”;佛教的殿堂,被稱作“釋宮”;佛教的長老,被稱作“釋師”;佛教的作者,被稱為“釋家”;佛教的經典,被稱作“釋典”;佛教的經藏,被稱作“釋藏”;佛教的風規,被稱作“釋風”;佛教的徒侶,被稱作“釋侶”;佛教的門戶,被稱作“釋門”。而釋迦牟尼佛,因其是宇宙間第一勇雄,所以被尊稱為“釋雄”。 佛門出家人統一姓“釋”,在中國佛教發展史上有著劃時代的里程碑意義。因為在我國,一個家族重要的符號之一就是“姓氏”,天下出家人統一姓“釋”,以此可以說明大家都是同一信仰的一家人,從而有力增強了佛教內部的團結與組織的統一。 延伸閱讀: 孟晚舟為什么不姓任? 為什么家里會有白蟻? 印度人為什么用手抓飯吃? 為什么人會有記憶? 人的眼淚為什么是咸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