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診器對于醫生而言就像是老師的粉筆、作家的鋼筆、會計的計算器,那么,聽診器有什么作用呢?聽診器是誰發明的?其實,通過“聽”來判斷病情由來已久,下面就來聊聊關于聽診器的哪些事。![]() 聽診器是誰發明的? 200多年前,法國有一位名叫雷奈克的青年醫生正在為挽救一個心臟病患者傷透腦筋。因為這個婦女很胖,當時又沒有聽診器,傳統的辦法根本聽不清她的心臟的跳動情況。有一天,他領著小女兒在公園里玩,看到一群孩子在做游戲,一個孩子在蹺蹺板的一頭用釘子敲打,另一端的孩子把耳朵貼在板上傾聽。“聽見了聽見了!”孩子們喊叫著。雷奈克走上前去,學著孩子們的姿勢,跪下一條腿,把耳朵貼在木頭上。果然,一陣清脆的敲打聲傳入耳中。為什么幾米長的木頭會把聲音清晰地傳過來呢?整天為“聽不見”而苦惱的利奈克斯突然受到啟發,決心制造一種能“聽”心臟跳動的工具。后來,雷奈克在一根細長的用洋杉木制成的空心直管的兩端各安一個喇叭形的聽筒,一頭貼在病人的胸部,另一頭貼在自己的耳朵上。經過反復試驗,他終于聽到了病人心臟跳動的聲音。雷奈克高興極了,把它稱為“胸部檢查器”——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聽診器。 ![]() 沒有聽診器的時候大夫是如何看病的? 在中國,自古就有“望聞問切”。大夫替病人診斷病情時,會使用到諸如切脈、摸骨等方法。過,古人思想保守,講究男女授受不親。所以為年輕女子看病時,老醫師會使出紅繩隔空切脈的特技,避免與大家閨秀直接接觸。診斷的效果肯定不會很理想。而在西方,同樣也有著一套“視觸叩聽”的診斷手法。只不過,醫生和病人間的接觸就沒那么多講究了。早在古希臘,希波克拉底就提出應用“直接聽診法”來評估患者病情。說白了,此法就是直接將耳朵貼緊病人胸廓,來診查心肺的聲音。 而為了治病,即便是女病人也不例外。這也就為醫生看病帶來了許多不便。 ![]() 聽診器的作用是什么? 用聽診器可以對患者進行聽診,如肺部,心臟等聽診,為疾病的進一步診斷提供臨床線索,如肺部聽診濕羅音可能表示患者肺部感染,心力衰竭的,心臟的雜音聽診,還有高血壓的測量等等。 ![]() 醫用聽診器的工作原理 人體內部的聲音如心跳聲、腸鳴音、濕羅音等甚至血液流動的聲音不大能讓“聽”到的原因是音頻過低或音量太小了,或被嘈雜環境遮蔽掉了。聽診器的原理就是物質間振動傳導參與了聽診器中的鋁膜,而單非空氣,改變了聲音的頻率、波長,達到了人耳“舒適”的范圍,同時遮蔽了其它聲音,“聽”得更清楚。 聽診器錯誤的佩戴方法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需要大概了解一下白大褂的清潔度分區。經過查證,目前還沒有具體資料對白大褂進行清潔度分區,但是臨床上,我們一般按照下面圖示進行。 ![]() 1、耍酷的佩戴方式:聽診器橫掛于頸后,多見于美劇。不推薦。凹造型可以。 ![]() 2、國內最常見的佩戴方式:整個聽診器放在白大褂的右口袋中。增加了交叉感染概率。不推薦! ![]() 3.港劇式佩戴法:體件置于左口袋中,耳件掛在頸部。不推薦。 聽診器正確的佩戴方法 聽診器的耳件應該置于頸部清潔區域,應該掛在頸部。而體件因為直接接觸病人,故首先推薦的是右側口袋放置體件。如下圖: ![]() 聽診器的正確使用方法 1、乳頭上方1-2cm,從外向內,聽診2-3個地方;注意左右肺都要聽,并且比較呼吸音是否有不同。 2、乳頭下方1-2cm,從外向內,聽診2-3個地方;注意左右肺都要聽,并且比較呼吸音是否有不同。 3、肋弓(肋骨最下面形成的弧線)上方,這里是肺底部,讓患者深呼吸,仔細聽,有肺炎或者心衰的患者,這里常常能聽到“羅音”,就是呼吸時像水泡一樣的聲音。 4、另外,在氣管喉部、鎖骨上面、兩側鎖骨之間,也可以聽一聽。背部的話,也在肋弓處選擇幾處聽一聽。 延伸閱讀: 人為什么會長痣? 人的大拇指為什么只有兩節? 為什么男人普遍比女人高? 人的體溫為什么是37℃左右? 人體為什么會帶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