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炎熱的夏天,人會通過流汗來降低身體的溫度,可是很多植物會在清晨“出汗”,這是為什么呢?難道植物也怕熱嗎?![]() 植物為什么會“出汗”? 在夏天的早晨,你會比較容易發現在土豆、西紅柿、蠶豆、楊樹、柳樹等的葉子上或者在嫩綠的雜草上會有一顆顆十分明亮晶瑩的小水珠,這就是植物所流出的“汗”珠。 植物生理學上,科學家們把植物的"出汗"稱為"吐水"。,是屬于正常的。植物通過根部大量吸水,是需要排出體外的。白天,它們在陽光下進行光合作用,葉面上的氣孔張開著,大量的水分就通過這些氣孔蒸發掉了,所以我們用肉眼看不到它的"汗水"。而到了晚上,氣孔關閉,尤其是在沒有風而且悶熱的夜晚,溫度相當高,濕度也很大,從而使葉片里的水蒸氣無法及時向外散發。但是植物的根依然不斷地從土壤中吸取水分,在清晨的時候,太多的水分以及其他物質就會從葉片或者葉片邊緣的“水孔”向外流出,于是植物就這樣“出汗”了。 ![]() 植物“出汗”和露珠的區別 露珠是指凝集在地面及地上物體表面的水珠,通常在晴朗少風的夜晚出現。而那些植物葉子上冒出來的"汗珠",它們掉落后馬上又會冒出新的"汗珠",如此反復,顯然不是露珠。況且,露珠的水滴很小,一般會覆蓋整張葉片的表面,而不會從葉尖滴落。 ![]() 植物“出汗”的作用 1、有助于自身繁衍。有些植物的"香汗"芳香襲人,常引誘某些昆蟲前來傳粉。 2、含有特殊物質。有的植物“汗水”含有糖分或者其他物質,被人們用來釀酒、熬糖等等。 3、可以增產。馬鈴薯可以種在被收割了的小麥土地上,因為小麥的"汗水"對馬鈴薯晚疫病有預防作用。 4、醫療作用。松樹的揮發性分泌物可治療肺結核,五味子對減輕人的疲勞、增強視力、養脾安神等有一定功效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