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到來,很多小朋友都喜歡出去玩,可是有的時候就會碰到下雨天,小朋友們就很不高興,而大人們會說:“下吧,下吧,春雨貴如油。”為什么說春雨貴如油呢?下面就給大家解釋一下。 我們都知道油是通過動物的脂肪或者是植物來獲取的,在古代物資匱乏,油對于普通人家來說有一點都是很珍貴的了,那春雨為什么像油一樣珍貴呢? ![]() 其實,“春雨貴如油”主要是指我國華北地區、東北西北部、內蒙大部分地區降雨量少的地區,這些地區常在春季出現春旱,加上秋天和冬天兩個降水量比較少的季節,春雨就顯得格外的珍貴。在這些地區春雨約占全年降水量的10—15%各別地區更少,有的地方少于3%。進入春季以后氣溫回升又快,大風天數增多,空氣流通加劇了地表蒸發量,長此以往使得土地干燥風沙化。春季進入惡性地連續干旱。同時,這個時期正是越冬作物返青至乳熟期,需要的供水多,玉米、棉花等播種成苗,也要求充足的水分,因而春旱顯得突出。 另外,春季,我國暖空氣勢力還不是很強,來自海洋的暖濕氣流多在我國的華南、江南一帶與冷空氣交鋒,為那里帶來豐沛的雨水。而隨著夏季風的增強,大量的暖濕氣流到達華北一帶,造成西北、華北的雨季,要到7月份了。因此,在北方的春天若能有雨水降臨,自然就顯得特別寶貴,故有“春雨貴如油”之說。春雨不僅可以滋潤干燥的空氣,促進草木生長、大地復蘇,更為重要的是,可以為冬小麥拔節、春播作物苗期生長以及各類果樹提供充足的養分。 ![]() 華南、江南地區的氣候就不同了,進入春季后天氣回暖,受暖濕氣流和冷空氣的共同作用,上述地區的降雨增多,常有“清明時節雨紛紛”的說法。每年4月前后,華南各地出現前汛期,隨后雨帶自南向北推進。因此,南方的春雨較多。 怎么樣,這下大家是不是知道了為什么說“春雨貴如油”了? 春雨貴如油這首詩講的是什么內容? 解縉和唐伯虎都是明朝人,特別的有才,人們只要談到打油詩,無不馬上想起膾炙人口的這一首: ![]() 春雨貴如油,下地滿街流。 跌倒解學士,笑煞一群牛。 據民間傳說,明朝的解縉在他科舉高中,接獲喜報,按捺不住興奮之情,慌不擇路去通知諸親好友時,因為天雨路滑,不慎摔倒,吉水縣城里滿街的鄉親,看到這位小個子,大文人,滿身泥水,衣衫滾濕,踉踉蹌蹌,狼狽不堪的樣子,竟轟的一聲,像春雷那樣驚天動地的大笑起來。尷尬的解縉,定了定神,他說要即席賦詩,記敘這次跌跤的事,于是,大家靜下來洗耳恭聽。隨后,他當場信口吟出來這首打油詩。誰也沒料到,他反過來將看笑話的左鄰右舍,調侃了—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