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吃過大蝦和螃蟹,它們的味道都十分鮮美,是人們餐桌上的佳肴。生蝦和生螃蟹大都是青灰色或白色的。可是,一旦把它們煮熟了,蝦、蟹的外殼就變成了紅色,這是為什么呢? 蝦、蟹等甲殼類動物活著的時候,色素都是和蛋白質結合在一起的,在這些動物體內擔負著一定的生理功能,所以我們平時看到的生蝦或生螃蟹大多呈青灰色或白色。而在烹煮時,由于受熱的緣故,色素蛋白質發生變化,色素就被分離出來,于是就使蝦、蟹的外殼變成了紅色。細心的童鞋可能還會發現,凡是蝦紅素多的地方,如背部,就顯得紅些;而蝦紅素少的地方,如附肢的下部,就顯得淡些;再如蟹的腹部無蝦紅素存在,盡管經過蒸煮,也不出現紅色,仍然是白色。另外,死后的蝦、蟹,由于體內的蛋白質發生變化,色素分離,也會使外殼變成紅色。 這時,如果把蝦、蟹的紅色外殼浸到一種叫丙酮的化學藥品中,這種色素會把丙酮染成美麗的橘紅色,殼體也會褪色變淺。 經過這么一解釋,相信大家都已經明白蝦和蟹煮熟變紅的原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