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閱讀、不會聽課,只會做題,學習力80%以上不合格,小學五六年級教學方式亟待改進……”近日,南京市中小學生學習力研訓中心對900多名六年級學生進行抽樣調查,該中心主任谷力看到調查結果時這樣感慨。![]() “現在初中生絕大多數時間都在外面上補習班,很多學生每晚作業做到12點以后。”谷力認為,初中生的學習不應該是這種狀態,據他了解,很多初中生還在使用小學階段最簡單的學習方式,如背、抄、練等,這也反映出目前小學高年級階段的教育出了問題,小升初銜接沒有做好。 所謂學習力是指學習動力、學習毅力和學習能力的綜合體現。小學六年級學生學習力究竟如何?上周日,中小學學習力研訓中心從全市多所小學抽了900多名學生進行調查問卷。 記者看到,問卷除了一道奧數題外,其余都是主觀題,涉及閱讀習慣、聽的能力、解決問題能力、觀察能力等,最終孩子們的答卷并不盡如人意。 據統計,總分為100分的問卷,合格率僅有14%,其中多個滿分為10分的主觀題均分不到5分,而被出題老師認為比較難、滿分為20分的奧數題準確率卻比較高,約70%以上的學生得了16分以上。“有的學生奧數題能得20分,但其他主觀題總得分只有個位數。”一位參與閱卷的老師告訴記者。 “從調查結果看,目前暴露出來的問題很多,比如孩子們還停留在閱讀的初級階段,不注重對全文的欣賞品味,而是更偏重為寫作文摘錄好詞好句;聽課的能力相對較弱,更多精力放在做練習、背課文上,應試能力較強。”谷力說,孩子們學習力的“短板”,與老師傳統的教學方式直接相關,也是導致小學生進入初中后學習壓力大的重要原因。“在小學五、六年級,各小學就應該改變背、抄、練的教學方式,更注重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以利于其進入初中后自主學習,有較強的思維能力。”谷力提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