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職業教育法于2022年5月1日施行,這是該法25年來的首次大修,同時,大家也特別關注“中考普職分流”的相關信息,那么,中考普職分流是什么意思?什么叫中考分流?下面就來詳細聊聊中考普職分流的概念及今后的發展方向。![]() 中考普職分流是什么意思? 中考普職分流,即中考生被普通高中和中職職業學校分開錄取,在中考階段家長和學生就不得不面臨著中考分流的焦慮。 這里還有一點需要注意,普通高中指的范圍包括一般的普高、重點高中以及民辦高中。不是像有些人想的那樣,我不想讀三校,可以花錢走個民辦高中,這是不可能的。 ![]() 普職分流比是什么? 所謂“普職比”,就是升入高中教育階段的學生在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學校的比例。 據中國青年報2021年報道,記者梳理《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和國家統計局官網的數據后發現,最近5年,我國高中階段教育招生普職比基本維持在一個比較穩定的水平,在5.8∶4.2-5.9∶4.1之間,沒有較大的波動而且離引發“普職比焦慮”的1∶1尚有些距離。 普職比5:5的意思意味著有一半的考生將會徹底無緣高中,無緣普通高考。 在不少家長看來,中考之后按照5∶5的比例進行普職分流,意味著50%的學生只能進入中職學校。 一半學生不能升普通高中,更別談考大學了,現在家長對于普職分流的焦慮已經大于對高考的焦慮。”一位家長說。 ![]() 我國初中后“普職比”到底是多少? 在2005年,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中就曾提到:“到2010年,中等職業教育招生規模達到800萬人,與普通高中招生規模大體相當。” 2014年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中也提出了“今后一個時期總體保持中等職業學校和普通高中招生規模大體相當”的目標。 2020年,教育部等九個國務院職業教育工作部際聯席會議成員單位聯合印發《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在就《行動計劃》相關內容答記者問中,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負責人提到,“強化中職教育的基礎性作用,保持高中階段教育職普比大體相當,優化中職學校布局,使絕大多數城鄉新增勞動力接受高中階段教育。” 據中國青年報2021年報道,記者梳理《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和國家統計局官網的數據后發現,最近5年,我國高中階段教育招生普職比基本維持在一個比較穩定的水平,在5.8∶4.2-5.9∶4.1之間,沒有較大的波動而且離引發“普職比焦慮”的1∶1尚有些距離。 ![]() 新修訂的《職教法》解讀 新職教法中,沒有了“實施以初中后為重點的不同階段的教育分流”這一句,所以許多人誤讀成取消普職分流,事實上,這句被改成: 第十四條(后半條):國家優化教育結構,科學配置教育資源,在義務教育后的不同階段因地制宜、統籌推進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協調發展。 “因地制宜、統籌推進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協調發展”是啥意思? 業內人士分析說,首先,義務教育后的“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協調發展”,意思是:初中畢業之后(義務教育后),還是既有中職又有普高; 其次,“因地制宜、統籌推進”,就是不再一刀切地將普職比定為一半對一半。 ![]() 普通高中與中職的區別 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陳子季對此回答說,高中階段教育多樣化發展是世界各國的基本做法和共同趨勢,也是我國“十四五’時期高中階段教育的發展目標。中等職業教育是高中階段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推動高中階段教育多樣化發展的重任。中等職業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協調發展,既可以滿足不同稟賦和潛能學生的學習需要,又能夠提供多樣化的成長成才空間和通道。 他還說,中職教育要按照升學與就業并重的辦學定位,為學生提供升學、就業、職普融通等多種發展路徑。要擴大職業本科、應用型本科在職教高考中的招生計劃,滿足中職學生接受高層次教育的需求。 普職協調,會讓中考變簡單嗎? 既然普職協調發展,那中考會不會相應地也降低難度呢? 此次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主要意圖在于提高職業教育的地位,讓職業教育在中職、高職、本科、研究生的上升通道更加順暢,而不在于取消中職,讓所有人上普高。保持普職比大體相當的政策仍有必要,且仍將持續。 《職業教育法》第一次以立法形式確定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地位同等重要,這就意味著2022屆初中生畢業后參加中考,擺在面前的有兩條路: 如果成績理想,則可以進入普通高中讀書 成績不理想仍然要進入中職學校,但以后的中職生不僅可以考大專,還可以考本科、考研甚至讀博。 ![]() 前不久,河南一個中專生逆襲考入清華大學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所以,家長們不用過于焦慮,但也不可徹底躺平! 什么樣的職業教育專業適合升級為本科? 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黨委書記吳學敏認為,本科職業教育在專業設置上不能有什么產業就上什么專業,而應該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具體來講專業設置要瞄準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 他介紹,所謂高端產業,一般是新興產業或新概念產業,具體表現為技術含量高、處于價值鏈高端、在產業鏈占據核心部位等三個方面。所謂產業高端,一般是指在傳統產業中依靠科技進步和創新,在技術含量和產品附加值等方面占據領先優勢的領域。比如,一般認為,裝備制造、先進制造等即位于制造產業的高端。 職業教育法規定,國家建立健全各級各類學校教育與職業培訓學分、資歷以及其他學習成果的認證、積累和轉換機制,推進職業教育國家學分銀行建設,促進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學習成果融通、互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