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人們常常用熟讀四書五經來形容一個人有才學,如今,四書五經更是儒家思想經典名著的代表,那么,四書五經指的是什么書?有哪四書哪五經呢?下面為大家準備了關于四書五經的詳細介紹,希望通過本文讓大家對四書五經有一個全面的了解。![]() 四書五經指的是什么書? 四書指的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五經指的是《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五部。 《春秋》由于文字過于簡略,通常與解釋《春秋》的《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分別合刊。四書之名始于宋朝,五經之名始于漢武帝。 四書五經簡介
![]() 四書五經經典語錄及譯文 《詩經》經典語錄 1、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譯文:雎鳩關關相對唱,雙棲河中小洲上。純潔美麗好姑娘,正是我心中的好對象。 2、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譯文:緊緊拉著你的手,愿意白頭偕老。 3、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譯文:一天不見心上人,就好像隔了三秋長啊! 4、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譯文:河畔蘆葦白茫茫,夜來清露凝成霜。我所思念的那個人,正在河水的那一方。 5、心乎愛矣,遐不謂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譯文:心中這樣愛著他,為什么不大膽向他/她訴說?愛情的種子深埋心中,何時能忘,不受折磨? 《尚書》經典語錄 1、玩人喪德,玩物喪志。 譯文:玩弄人會喪失德行,玩弄物會喪失抱負。 2、為山九刃,功虧一簣。 譯文:譬如堆壘九仞高的土山,只差一筐土,還是不算完成。 3、靜言庸違,象恭滔天。 譯文:花言巧語,陽奉陰違,貌似恭敬,實際上對上天輕慢不敬。 4、侮慢自賢,反道敗德。 譯文:輕慢眾人,妄自尊大;違反正道,敗壞德義。 5、無稽之言勿聽,弗詢之謀勿庸。 譯文:沒有經過驗證的話不輕信,沒有征詢過眾人意見的謀略不輕用。 4、視遠惟明,聽德惟聰。 譯文:能看到遠處,才是視覺銳利;能聽從好話,才是聽覺靈敏。 5、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 譯文:就好像把網結在綱上,才能有條理而不紊亂。 《禮記》經典語錄 1、知為人子,然后可以為人父;知為人臣,然后可以為人君;知事人,然后能使人。 譯文:能知道做一個好兒子,然后才能做一個好父親;知道做一個好臣下,然后才能做一個好的君主;明白如何為人做事,然后才能使喚他人。 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譯文:美玉不雕琢,不能成為好的器具;人不學習,就不會明白道理。 3、賢者狎而敬之,畏而愛之。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 譯文:對有德才的人要親近而且敬重,畏服而且愛慕他。對于自己所愛的人,要能知道他的缺點,對于自己所憎惡的人,要能看到他的好處。 4、博聞強識而讓,敦善行而不怠,謂之君子。 譯文:那些能博聞強記而且能禮讓,修身行善而且不懈怠的人,可以稱之為君子。 5、差若毫厘,繆以千里。 譯文:開頭雖然只有毫厘的差別,到后來卻錯到千里那么遠了。 《易經》經典語錄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譯文:天道剛健,君子以天為法,故而自強不息。 2、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譯文:兩人同心,像刀那樣鋒利,可以切斷金屬。同心的話,像蘭花那樣幽香。 3、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譯文:道行不通時就得變,變了之后就會豁然開通,行得通則可以長久。 4、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 譯文:天下人要歸同一個地方,只是道路不同;達到同一個目的,只是思慮多種多樣。 5、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譯文:見善就向他學習,有過就改。 四書五經指的是什么書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如果還想了解更多國學方面的知識,請點擊訪問:國學欄目。 推薦閱讀: ?1、經典國學知識大全 ?2、初中語文文學常識必考知識歸納合集(必考) ?3、百家姓亢姓的起源故事 ?4、百家姓始寫于什么時候? ?5、《四書》經典句子合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