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7日《內蒙古省深化普通高等學校考試招生綜合改革實施方案》正式公布,這也標志著內蒙古省高考綜合改革工作全面啟動,下面就來了解一下內蒙古高考改革方案的具體內容、特點,以及“3+1+2”模式的解釋、實行的時間等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內蒙古自治區深化普通高等學校考試招生綜合改革實施方案》正式印發,我區作為全國第五批啟動高考綜合改革的八省區之一,從2022年秋季入學的高中一年級學生啟動實施高考綜合改革。 高考綜合改革主要包括四個方面內容:一是完善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制度;二是規范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三是深化統一高考考試招生改革;四是推動高等職業院校分類考試招生改革。到2025年,基本形成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高校考試招生制度,健全促進公平、科學選才、監督有力的體制機制。 普通高等教育考試招生包括普通高校統一考試招生(普通高考)和高等職業院校分類招生。我區實施“新高考”后,普通高考考試科目不再分文理科,而是實行“3+1+2”模式。與現行依據“全國統一高考成績”的高校考試招生模式不同,改革后,我區將采取“依據統一高考成績和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即“兩依據、一參考”的高校考試招生模式,并實行平行志愿投檔錄取。 “3+1+2”模式下,考生文化課總成績滿分為750分。其中,“3”即語文、數學、外語3門統一高考科目,不再分文理科,試卷為全國統一命題,每門滿分均為150分。“1”和“2”為學業水平考試中的選擇性科目,試卷由自治區統一命題。“1”就是考生在物理或者歷史科目中選擇其中1門作為首選科目,每門滿分均為100分,以卷面原始分計入高考文化課總成績。“2”就是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4門科目中選擇2門作為再選科目,每門滿分均為100分,按等級轉換分數計入高考文化課總成績。“3+1+2”模式下共有12種組合方式可供學生自主選擇,文理交融,有利于考生揚長避短,增大考生的選擇空間。 在招生錄取方面,2025年開始,普通高校考試招生采取“兩依據、一參考”模式,一是依據全國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門科目成績;二是依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3門選考科目成績。將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作為高校招生的重要依據,是“新高考”的一大亮點,旨在引導學生認真學習每一門課程,避免發生嚴重偏科,并為高校選拔人才創造條件。 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分為合格性考試和選擇性考試。合格性考試是普通高中學生畢業以及高中同等學力認定的主要依據,涵蓋國家普通高中課程方案規定的思想政治、語文、數學、外語、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學、信息技術、通用技術、藝術、體育與健康13門科目。考試按照教學進度,學完即考、隨結隨考,考試成績以合格、不合格呈現,成績不計入高考總成績,合格者頒發高中畢業證書。 選擇性考試作為普通高校招生錄取的重要依據,與全國統一高考同期進行,成績計入高考總成績。考試科目包括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學6門科目。普通高中在校學生應在相應科目成績“合格”后的基礎上報考選擇性考試科目。 “一參考”是把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作為高校考試招生的重要參考,在考試成績相同時,高校可優先錄取和優先安排專業。綜合素質評價是由學生本人、同學、教師和家長等多元主體參與的日常動態評價。評價內容包括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勞動與社會實踐5個方面。目前,教育廳已經建立了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管理平臺,對學生日常表現實行寫實性記錄,一經確認公示不能更改,確保公平公正。 在高校招生錄取環節,現行高考招生制度是文理分科,只有文綜和理綜2種固定的組合。實施“新高考”后,將按照考生選考物理組合、歷史組合兩個類別分別編制招生計劃、分開劃線、分開投檔、分開錄取。同時,把原來的本科一批、二批合并為一個批次,并實行平行志愿投檔錄取。 高等職業院校分類考試實行“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考試模式,一般安排在普通高考之前進行,報考高職院校但未被錄取的考生還可以繼續參加普通高考。通過高等職業院校分類考試招生錄取和通過普通高考錄取的學生,畢業證書效力完全相同,沒有任何區別。 《內蒙古省深化普通高等學校考試招生綜合改革實施方案》解讀 怎么改? ——普通高考不分文理 高等職業院校分類考試實行“文化素質+職業技能” 自治區教育廳負責人介紹,我區本次高考綜合改革主要包括四個方面內容:一是完善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制度;二是規范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三是深化統一高考考試招生改革;四是推動高等職業教育分類考試招生改革。到2025年,基本形成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高校考試招生制度,健全促進公平、科學選才、監督有力的體制機制。 我區實施“新高考”后,普通高考考試科目不再分文理科,而是實行“3+1+2”模式。與現行依據“全國統一高考成績”的高校考試招生模式不同,改革后,我區將采取“依據統一高考成績和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即“兩依據、一參考”的高校考試招生模式,并實行平行志愿投檔錄取。 高等職業院校分類考試實行“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考試模式,按不同考生類型分為不同的考試內容。普通高中畢業生參加高等職業院校分類考試招生,文化素質成績使用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中職學校畢業生參加高等職業院校分類考試招生,文化素質成績使用高職對口招生或高職單招文化課考試成績。社會考生報考高職院校可參加職業適應性測試和相應科目的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 怎么考? ——普通高考考試科目構成實行“3+1+2”模式 “新高考”后,普通高考考試科目構成實行“3+1+2”模式,考生文化課總成績滿分為750分。其中,“3”即語文、數學、外語3門統一高考科目,不再分文理科,試卷為全國統一命題,每門滿分均為150分。“1”和“2”為學業水平考試中的選擇性科目,試卷由自治區統一命題。“1”就是考生在物理或者歷史科目中選擇其中1門作為首選科目,每門滿分均為100分,以卷面原始分計入高考文化課總成績。“2”就是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4門科目中選擇2門作為再選科目,每門滿分均為100分,按等級轉換分數計入高考文化課總成績。 “3+1+2”模式與傳統的文理分科主要有5個方面的區別: 一是目標導向不同。“3+1+2”模式既體現了物理、歷史學科的基礎性作用,突出了高校不同學科專業選才的要求,也更加尊重學生的選擇,挖掘學生的特長,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是選擇科目組合不同。“3+1+2”模式,考生可根據個人愛好、興趣、特長以及擬報考學校和專業的招生要求,共有12種組合方式可供學生自主選擇,增大了考生的選擇面。傳統文理分科僅有2種固定的組合供考生選擇,其中,文科考生只能選擇思想政治、歷史、地理1種固定組合,理科考生只能選物理、化學、生物學1種固定組合。相比較而言,新模式不僅增加了學生的選擇權,而且促進了文理交融,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為其所好、考其所長的原則,更加符合教育發展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為學生成長成才提供了更多選擇機會。 三是考試內容不同。“3+1+2”模式中,學生參加全國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門科目考試時不分文理,所有考生的考試試卷完全一致,而傳統文理分科的數學考試科目,試卷的內容和難度則是有區分的。 四是考試分值和計入總成績的方式不同。“3+1+2”模式中,全國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每科滿分150分,首選科目的物理、歷史每科滿分均為100分,考試成績均按卷面原始分計入考生高考總成績;再選科目的思想政治、地理、化學和生物學每科滿分均為100分,考試成績按等級轉換分數計入考生高考總成績。傳統文理分科的總成績則全部以卷面分計入統一高考成績。 五是命題主體不同。“3+1+2”模式下,語文、數學、外語3門科目由教育部教育考試院統一命題,“1+2”選擇性考試科目由自治區統一命題。我區傳統的文理分科則全部為全國統一高考科目,由教育部統一命題。 怎么招? ——2025年起采取“兩依據、一參考”高校考試招生模式 在招生錄取方面,2025年開始,普通高校考試招生采取“兩依據、一參考”模式,一是依據全國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門科目成績;二是依據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中的3門選擇性考試科目成績。將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作為高校招生的重要依據,是“新高考”的一大亮點,旨在引導學生認真學習每一門課程,避免發生嚴重偏科,并為高校選拔人才創造條件。 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分為合格性考試和選擇性考試。合格性考試是普通高中學生畢業以及高中同等學力認定的主要依據,涵蓋國家普通高中課程方案規定的思想政治、語文、數學、外語、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學、信息技術、通用技術、藝術、體育與健康13門科目。考試按照教學進度,學完即考、隨結隨考,考試成績以合格、不合格呈現,成績不計入高考總成績,合格者頒發高中畢業證書。 選擇性考試作為普通高校招生錄取的重要依據,與全國統一高考同期進行,成績計入高考總成績。考試科目包括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學6門科目。普通高中在校學生應在相應科目成績“合格”后的基礎上報考選擇性考試科目。 “一參考”是把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作為高校考試招生的重要參考,在考試成績相同時,高校可優先錄取和優先安排專業。綜合素質評價是由學生本人、同學、教師和家長等多元主體參與的日常動態評價。評價內容包括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勞動與社會實踐5個方面。目前,教育廳已經建立了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管理平臺,對學生日常表現實行寫實性記錄,一經確認公示不能更改,確保公平公正。 在高校招生錄取環節,現行高考招生制度是文理分科,只有文綜和理綜2種固定的組合。實施“新高考”后,將按照考生選考物理組合、歷史組合兩個類別分別編制招生計劃、分開劃線、分開投檔、分開錄取。同時,把原來的本科一批、二批合并為一個批次,并實行平行志愿投檔錄取。 高等職業院校單獨考試錄取工作一般安排在普通高考之前進行,報考高職院校但未被錄取的考生還可以繼續參加普通高考。通過高等職業院校分類考試招生錄取和通過普通高考錄取的學生,在學籍注冊、收費、學生管理、畢業待遇等方面完全相同,沒有任何區別。 推薦閱讀 高考真題及答案解析(完整版) 高考成績查詢時間及入口 高考志愿填報入口 各地高考分數線一覽表 今年高考考生多少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