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征集志愿這一過程,不僅考驗了考生對于自身定位的準確把握,也檢驗了他們在面對挑戰調整策略的能力,那么,2024年高考征集志愿怎么填寫?下面為大家整理了征集志愿填報流程與方法,希望可以幫助到廣大考生。![]() 什么是征集志愿? 征集(征詢)志愿是指在每一批次錄取結束之后,省級招生考試機構(省招辦或教育考試院)將錄取未滿額的院校和余缺計劃數向社會進行公布,供尚未被錄取并達到錄取要求的考生進行選報。 簡單來說就是部分院校個別專業沒有錄滿,把剩余計劃向社會公布,給未錄取考生一次補報志愿的機會。 征集志愿填報技巧 1、密切注意并及時填報 征集志愿的填報時間都比較短,一般都在12個小時左右。因此考生和家長要密切關注所在省的教育考試院網站發布的征集志愿信息,或者學校發布的信息,及時獲取各批次志愿填報時間、專業等,盡快填報。 2、量力而行,服從調劑 考生也要注意量力而行,不要盲目沖。一些征集志愿中的“好學校”往往更吃香,分數不占優勢很難被錄取。特別是在參加本科一批志愿征集的考生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因為沖刺名校而失敗的高分考生。建議考生在填報志愿時注意冷熱專業的結合。不能只盯著“熱門”院校和“熱門”專業,要“冷熱”結合,使志愿形成合理梯度,提高錄取機會。 征集志愿怎么填才穩? 1、院校平行志愿之間設置梯度 既要考慮“沖一沖”,填報有希望夠得著的理想學校,也要考慮“穩一穩”,填報與自己成績“門當戶對”的學校,更要考慮“保一保”,填報比自己成績稍低點的學校,不要全部填報同一層次的院校。 2、填報平行志愿時,最好將最想就讀的學校填在靠前的位置 平行志愿按照“考生分數優先、遵循志愿順序”的原則進行投檔和錄取。如果考生所填報的平行志愿中有多所院校都可以投出去,那么檔案只能投到這些院校中排在最前面的那一所。因此,考生在填報平行志愿時,最好將最想就讀的學校填在靠前的位置。 3、注意招生院校和招生專業的特殊要求。 如果身體條件、性別、外語口試、單科成績等不符合院校招生專業要求,平行志愿千萬不要填報。特別是藝術類專業(院校),對語文、英語等單科成績有要求,考生一定要了解清楚。 征集志愿填報時間是什么時候? 各批次征集志愿填報、錄取在下一批次錄取開始前進行。每一批次志愿錄取結束,省級招生考試機構會通過官方網站及時公布征集志愿信息,包括缺額院校、專業名稱和缺額計劃數等。 具體時間,通過省級招生考試機構網站(或指定渠道)發布,請考生及時關注所報批次征集志愿相關信息。 哪些考生能夠參加征集志愿? 并不是所有考生都可以參加征集志愿,未被錄取且符合征集志愿條件的考生才可以填報征集志愿。這里要注意:一是已被錄取的考生不能填報征集志愿;二是不符合所報批次條件的考生也不能參加征集志愿的錄取。 如果考生在規定時間內,沒有查詢到自己被錄取的信息,而又符合所報考批次的錄取要求,可以及時關注省級招生考試機構發布的相關信息,做好填報征集志愿的準備。 什么是降分征集志愿? 降分征集志愿是指在征集志愿后,省級招生考試機構根據情況,對還沒有完成計劃的院校降低一定分數進行征集志愿。 哪些考生能夠參加降分征集志愿? 符合在該批次降分錄取要求,且未被錄取的考生,可以填報該批次的降分征集志愿。 填報征集志愿須注意以下5點: (1)參加征集志愿填報的考生按規定選報院校志愿和是否服從調劑。 (2)考生要注意及時了解省級招生考試機構(省招辦或教育考試院)公布尚未完成招生計劃院校的余缺信息,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填報,逾期則不能再填報。 (3)征集志愿未必都能降分錄取,有的專業錄取分數可能比常規志愿更高,考生選報征集志愿時也要考慮避免再次出現“扎堆”落選的問題。 (4)考生要謹慎選擇,如考慮所報院校剩余的專業自己能否接受,一旦被錄取就不能退檔調換。 (5)考生在填報志愿時,除注意堅持“沖、穩、保”的原則,還要根據考生體檢結果,結合體檢指導意見,認真查看院校招生章程,避開限報專業,增加錄取機會。 推薦內容: 1、高考倒計時 2、陽光高考網官方網 3、高考是每年的幾月幾號? 4、高考志愿填報專業代碼查詢一覽表 5、全國各地高考分數線一覽表 6、高考體檢項目有哪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