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24年秋季學期拉開帷幕,華師大版七年級數學新教材也開始投入使用,那么,2024年秋華師大版七年級數學新教材有哪些改動變化呢?下面為大家整理了新華師大版七年級數學課本的特點,一起來看看和舊教材有什么不同。 2024秋華師大版七年級數學新教材變化概述 新教材刪除了原第1章“走進數學世界”,七年級上冊從共5章變為共4章。為了避免章、節同名,原“有理數”單元第1節的節名從“有理數”改為“有理數的引入”;原“整式的加減”單元的章名改為“整式及其加減”。4章內容分別為:第1章 有理數;第2章 整式及其加減;第3章 圖形的初步認識;第4章 相交線和平行線。 2024秋華師大版七上數學新教材有哪些變化? 一、第1章有理數 1.在第1節“有理數的引入”中放入舊教材第1章“走進數學世界”中的閱讀材料“華羅庚的故事”。 2.強調代數推理。如圖2,在七上第31頁中,用有理數的加法法則和運算律推導有理數的減法法則。 3.為了在運算的基礎上構建代數推理體系,對代數概念給出基于運算的定義。如圖3,七上第25頁在得出有理數的加法法則后,對“相反數”的意義進行了進一步的認識。 也就是說,對于相反數,可以給出如下基于運算的定義:若,則稱互為相反數。我們可以把這種基于運算的定義作為代數推理的依據。例如,我們可以用相反數的定義證明“負負得正”: 例:證明(−1) ×(−1)=1。 由相反數的定義得(−1)+1=0, 兩邊同乘−1得(−1) ×(−1)+(−1)=0。 這表明(−1) ×(−1)與1都是−1的相反數。 所以,(−1) ×(−1)=1。 4.“有理數的加減混合運算”中,將閱讀材料“中國人最早使用負數——《九章算術》和我國古代的‘正負術’”的標題改為“《九章算術》和 ‘正負術’”。 5.把舊教材的“2.11 有理數的乘方”和“2.12 科學記數法”合并為新教材的“1.11 有理數的乘方”一節。如圖4,即把科學記數法的內容放入“有理數的乘方”中,并在定義、例題和練習中增加了負數的情況。教材在八下“分式”一章講了“零指數冪和負整式指數冪”后,還會進一步完善科學記數法。 6.章末增加數學活動“無限循環小數能化為分數嗎”。 毎章末的“數學活動”、節中的“閱讀材料”和“信息技術應用”都不單獨占課時,應根據教學需要適時把這些內容融入教學和復習中。 二、第2章整式及其加減 本章將舊教材章末的“綜合與實踐 身份證號碼與學籍號”作為新教材章末的“數學活動 居民身份證號碼和學籍號”。由于舊教材章末的“綜合與實踐”需要2課時,而新教材章末的“數學活動”不單獨占課時,因此,新教材與舊教材相比,本章減少了2課時。本章繼續強調代數推理,如圖5,首次在七上111頁例題中出現了代數推理問題,并在121頁復習題C組中安排了相應的練習題(第18題)。 三、第3章圖形的初步認識 1.如圖6,在“立體圖形的視圖”中豐富“投影”內容,并擴展為1課時,使新教材該節的課時與舊教材相比增加了1課時。 2.教材對“五種基本作圖”采取分散處理,不再集中講解。如圖7,七上158頁在探索“作一個角等于已知角”后,用“概括”欄目對“尺規作圖”的意義進行了說明。 新教材對尺規作圖,不是僅展示作圖步驟,讓學生機械地按步驟操作,而是凸顯尺規作圖的思維含量,引導學生探索尺規作圖的方法,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 在七年級上冊第3章“圖形的初步認識”的“3.6 角”中,根據角的大小比較方法得出作一個角等于已知角的方法,新教材在七上158頁給出如圖8所示的思路分析,而舊教材僅給出了作圖步驟。 在七年級上冊第4章“相交線和平行線”的“4.2 平行線”中,利用作一個角等于已知角這一基本作圖,得出過直線外一點作這條直線平行線的方法。 在七年級下冊第8章“三角形”的“8.1 與三角形有關的邊和角”中利用作一條線段等于已知線段這一基本作圖,探索得出三角形的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 在七年級下冊第9章“軸對稱、平移與旋轉”的“9.1 軸對稱”中,根據線段和角都是軸對稱圖形,探索得出作線段垂直平分線和作角平分線的方法。對于過一點作已知直線的垂線,當已知點在已知直線上時,作垂線就是作平角的平分線;當已知點不在已知直線上時,作垂線可以轉化為作線段的垂直平分線。 至此,包括小學學習的作一條線段等于已知線段在內,五種基本作圖全部探索完成。在后續學習中,研究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圓的有關性質和判定都是把尺規作圖作為探究手段。尺規作圖作為探究手段,貫穿整個圖形與幾何學習全過程。 3. 新教材將舊教材的綜合與實踐“制作包裝盒”作為數學活動。 2024年秋華師大版七年級數學新教材有哪些改動變化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想要了解更多初中學習方法、學習經驗、考試技巧、初中知識點,請點擊>>>初中學習欄目。 推薦閱讀: 電子課本怎么打印出來? 部編版課本和人教版課本的區別 如何把電子課本下載到手機上? 初中數學教材有哪些版本? 初中語文必讀名著書目有哪些? |